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6·惠州模拟)布莱恩·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新航路开辟【解析】选A。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避免了“文明的崩溃”,可见“非凡的再生能力”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故A正确。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A.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B.仍然强调神和神性C.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D.影响局限于艺术创作【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可知文艺复兴并不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故A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反对神和神性,故B错误;“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故C正确;文艺复兴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故D错误。【拓展延伸】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较小,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3.(2015·江西六校联考)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与这一论述最为接近的是()A.“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D.“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解析】选D。“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体现了“高贵”和“自为”,故D正确。4.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A.宽容的心态B.人性的复苏C.高雅的追求D.理性的崇拜【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文艺复兴时期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追求现世幸福有关,选择B符合题意。5.15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起名字,不是取自《圣经》中的人物和基督教的圣哲,而是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如凯撒、荷马、梭伦、黛安娜、茱莉亚等,这一做法在当时蔚然成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的复兴,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地位受到冲击B.宗教改革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C.15、16世纪的欧洲人们逐步放弃信仰基督教D.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各国逐步摆脱天主教会的统治【解析】选A。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已经传播开来,作为它的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父母给孩子起名字……取不信基督教的名人……蔚然成风”正是这种思潮影响的产物,也表明了传统的神权统治面临冲击,故A正确。6.(2016·山西联考)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解析】选A。据材料“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故B错误;据材料“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