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过关检测(十四)(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A.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B.美苏冷战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诞生C.美国建立了与苏联对抗的军事组织D.二战后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解析:选D。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二战后,美苏由盟友变为了对手,故A项错误;冷战开始的时间是1947年,故B项错误;美国建立北约是在1949年,故C项错误;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英两国结盟的基础消失了,故D项正确。2.(2016·广东百校联考)丘吉尔呼吁美国人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不要忘了联合英国人;实现“英语国家兄弟般的联合”,以阻止苏联势力和共产主义的“无限扩张”。这一呼吁()A.迎合了美国的战略意图B.加深了美英双方的矛盾C.表达了英国的称霸企图D.道破了苏联称霸的企图解析:选A。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进而希望在世界建立霸权,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限制了美国的称霸行为。因此,丘吉尔希望美英联合“阻止苏联势力和共产主义的‘无限扩张’”的呼吁迎合了美国的战略意图,故A项正确。英国的这一呼吁会促进英美走向联合,故B项错误;二战后英国实力下降,已经丧失了领导世界的能力,故C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美英联合壮大资本主义力量,而不是强调苏联称霸世界,故D项错误。3.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做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A.古巴导弹危机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D.柏林危机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巴导弹危机。从材料“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可以看出这指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让世界陷入了核战争的边缘,最终以苏联的让步结束,故选A。4.(2016·江苏盐城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在20世纪60年代的突出表现是()A.西德和东德的建立B.柏林墙的修建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D.越南战争爆发解析:选B。注意时间信息“20世纪60年代”。1961年修筑的柏林墙反映了美苏在欧洲的尖锐对峙,故选B项。1949年西德和东德先后建立,故A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北约成立于1949年,华约成立于1955年,故C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越南战争是发生在亚洲的“热战”,与材料中的“欧洲”不符,排除D项。5.(2016·杭州高三质检)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不结盟运动的诞生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并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尼赫鲁是印度的领导人,铁托是南斯拉夫领导人,纳赛尔是埃及领导人。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9月,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所以D正确;A、B、C题干没有反映。6.一部编年史如此描述20世纪8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动:“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这可说是一种反革命,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但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文中所说“新的政治浪潮”的主要经济政策是()A.凯恩斯主义B.福利国家C.新自由主义D.新民主主义解析:选C。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这说明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弱。英国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