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集训(十九)新中国的科技、文化和重大理论成果(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海口模拟)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等国的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据此可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A.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B.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D.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核试验的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使国际舆论发生变化,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外部环境,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故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排除。]2.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据此在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这一举措()A.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B.助推了当时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C.掀起了“向科技进军”的热潮D.促进了当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B[根据材料“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举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联,故选B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A项;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技进军”的号召,故排除C项;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排除D项。]3.(2019·盐城三模)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配置。”该决定()A.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根本方针B.调整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C.全面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D.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D[材料中“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促进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形成合理的纵深配置”的决定有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故选D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并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与时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4.(2019·南充一模)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故选D项;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时间194919531956文科学生占比10%14.90%9%A.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A[1949-1956年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这是受到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此时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故选A项;材料强调文科生占比不断降低,未涉及教育体制,排除B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调整高校专业,而不是国民经济,排除D项。]6.(2019·南京调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