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二十七)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时代(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解析:选B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根据“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快乐和幸福,反对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文艺复兴追求世俗享乐主义,故C项错误;追求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主题,故D项错误。2.(2017·郑州质检)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解析:选B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故A项错误;“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反映出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反对宗教苦修,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故D项错误。3.(2016·海口调研)“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D.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解析:选C材料“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反映出这一新思想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A项属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D两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故C项正确。4.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A.推翻王权统治B.宣扬人文主义C.否定宗教神权D.注重内心反省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处在纱幕下”可以判断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的“纱幕”就是指占支配地位的基督教神学。推翻王权统治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故A项错误;宣扬人文主义本身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但是本题强调的是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故B项错误;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首先必须要否定宗教神权,才能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注重内心反省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D项错误。5.(2017·唐山模拟)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道:“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马丁·路德的这一观点()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的束缚B.确立了世俗政权高于教会的原则C.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D.倡导人们要节制私欲、安贫乐道解析:选C据“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可得出否定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故C项正确。6.马丁·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马丁·路德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A.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C.使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失去了存在的必要D.与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上一致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马丁·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