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技案例从“学做”到“会做”——《纸杯毛驴》宛城区新店乡罗堂小学:岳中山从“学做”到“会做”纸杯毛驴》摘要: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以实践、体验、探究学习为基点,引导学生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发现可迁移的劳动技术要素,不断提供学生技术创新的支点和动力,促使学生从“学做”转变为“会做”,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劳动与技术》是以劳动教育为引导、以技术教育为主干、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探究学习方法为基点的学科,其中技术教育是整个学科的主体与核心。技术一般是指人的感官和能力的延伸,是包括发明、设计、制作和使用在内的一种过程,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最本质的内涵。而在现今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仍然偏重“示范——模仿”教学模式,着重于作品的再现、模仿、制作,忽视作品的设计、创作,从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我们必须重构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实践、体验、探究学习为基点,通过教师的启发,结合技术的设计T操作T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可迁移的劳动技术要素,培养学生用劳动技术要素去把握技术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学做”变为“会做”,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以《纸杯毛驴》为例作了一些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课堂简要实录]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课件显示学校招待客人的热闹场面,镜头定格于一次性纸杯)1、师:同学们,请你们帮学校出出主意,客人留下的纸杯该怎么处理呢生1:扔进垃圾桶。生2:可以卖给回收站.。生3:可以继续利用,做些手工艺品。师拿出一箱废旧纸杯说:我们今天就接受这位同学的建议,利用这些纸杯学做一些精美的工艺品。2、师: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与我们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请听,它来了。(播放“我有一只小毛驴”歌曲,师生随着音乐节拍做动作)出示“小毛驴”图片,板书:毛驴。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毛驴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画出毛驴简笔画。3、揭题。师:今天我们就用废纸杯做毛驴,同学们想象一下,用纸杯做成的毛驴会是怎样的呢【反思: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极易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废旧纸杯的如何处理问题是学生愿意参与解决的,变废为宝符合学生心目中的最佳处理方式;同时,用学生耳闻目详的歌曲引入,能快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面对要创作的对象,首先应该了解它,甚至应该像医生一样解剖它,对它的各部分了然在胸的时候,设计、制作、创新都成为了可能!】二、尝试设计,多层探究探究活动师:你觉得会做毛驴的哪一部分哪一部分需要老师或者同学提供帮助生1:我会做身子,身子是一个纸杯。师:我们把毛驴拆开看看,是不是这样,(老师拆,学生观察)看是一个完整的纸杯,身子上还有什么生2:尾巴,剪一条尾巴帖上去。(师示范剪贴的动作,同时板书:剪、贴)师:尾巴除了可以贴,还可以插上去。(示范插的技法,同时板书:插)生3:我会做四只脚。用一只纸杯剪成两半,在半个纸杯中间剪一个口子就成两只脚。师:是啊,剪的时候注意脚下面小上面大。生4:我觉得做脖子最难。师:谁来帮助他(学生均摇头)教师边拆边说,示范棕毛的剪法。生5:我觉得头部比较难。师:谁会生6:我会。(上台边示范边说)把一个纸杯口剪掉一部分,再剪两只耳朵粘贴上去,画上眼睛。师:还有困难吗【反思: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的总目标是“爱劳动、会动手、能设计”,其中“能设计”主要指技术知识的学习及其技术思维的形成:能调查分析需求,并根据需求运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技术设计活动,提出设计方案,用图样正确表达设计意图,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反馈,修正和优化设计方案。这一环节较好的体现了如何让学生经历设计创作的全过程。】三、分工合作,尝试制作1、四人小组合作,要合理分工2、想要做的又好又快吗请看温馨提示:(1)、用剪刀分解纸杯时,要剪得光滑、利索,大小比例得当。(2)、头、脖、腿与身子要准确、干净的粘合,做到既牢固又美观。(3)、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4)、注意安全,讲究卫生。3、激趣奖励:做的又快又好的前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