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PT28-KBNTL98-UYNN208]请填写公司名称关于企业信用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信用无处不在,是市场竞争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以资信、产品质量、服务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中有一句话:“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在市场经济运作中,资源配置并非完全取决于价格因素,有时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信誉。一、信用风险与信用管理信用在实质上是一种有期限约束的融资行为,有付款承诺,但没有担保和抵押要求。因此,在信用交易过程中永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即客户到期不能付款或不愿付款的风险,通常将其称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只能尽量避免,但不可能绝对消除。信用管理,又称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企业各部门的活动,对信用交易前期的客户资信调查与评估、中期的债权保障和后期的应收账款管理与追收进行全面系统管理的科学。二、信用管理的必要性市场经济最大的特征就是自由竞争。对于任何一个开放的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都会从供给不足逐步过渡到供大于求,即从卖方市场逐步过渡到买方市场。买方市场形成后,企业在传统的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进行竞争的同时(这些方面的竞争空间会越来越小),交易方式也逐步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能否向客户提供信用(赊销),及提供什么样的赊销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另外,相对于现金交易,信用交易在交易成本和效率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信用交易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主导的交易方式。在此情况下,扩大销售的同时有效避免信用风险的学科——信用管理就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三、信用管理中的三大核心要素(一)成本任何价值创造的过程都要占用和消耗资源,这种对资源的消耗表现在财务报表上就形成成本或费用。只要所能创造的价值能补偿成本或费用,这种增值活动就是必要的。企业在利用信用扩大销售的同时,也在占用消耗资源。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当一定时期企业的应收账款有很大的变化的时候,管理成本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收账成本的提高。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成本是机会成本。企业为了促销而采取信用政策,便意味着不能及时收回贷款,而相应的要为企业垫付一笔相当数量的资金,因此企业丧失了利用这笔资金获利的机会,从而产生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信用管理中,企业最惧怕也是最可能发生的一项成本是坏账损失成本。这使得企业不仅不能够收回账款,实现利润,而且使企业的本金也不能收回,造成资产的损失。这种损失的规模和应收账款的规模是成正比的,企业越是要利用应收账款来扩大销售越可能产生坏账损失成本。(二)收益在买卖的过程中,现金在存货、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中滞留。短暂的滞留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获得增值的现金,如果不能完成这种转换,企业的整个营运过程就是无效的。这个转换必须是持续的,在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意味着不能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应收账款来刺激销售,从而减少存货。但是如果应收账款不能收回,价值增值仍然没有实现。这个转换机制还必须是迅速的,只有迅速地转换,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竞争地位。因此,企业在进行信用管理的制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该项制度的建立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可能和大小的问题,如果一项制度相对于另外一项制度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受益,而成本和风险相当,显然该项制度就是需要给予优先考虑的制度选择。(三)风险信用是有风险的。收益和风险对等,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企业利用信用来扩大销售,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货款,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我国进出口企业近几年在海外无法正常追回的逾期账款至少在100亿美元以上,而且拖欠账款数额有逐年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