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语文试卷解析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二、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4分)近年南行的次数越来越多。愈发喜欢看莺飞草长(A.chdngB.zhang)、月笼烟雨,看高涨的如欢呼般的莲叶,看富rdo的阳光,被照亮的事物及其纹理:喜欢临一大面湖水,看波光浩miao、葛蒲丰茂,心里即有飞鸟的喜悦:喜欢那加了糖的空气,香樟、桂花、栀子、茉莉,那份免费mi饯给人以幸福感,让你唇齿生津,让你觉得世间一切悲苦皆可忍受。(节选自王开岭《南方,南方)》)(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①富(rdo)②浩(miao)③(mi)饯(2)给语段中加点字“长”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A.changB.zhang【答案】⑴①饶②渺(淼)③蜜(2)B【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与辨析。(1)“富饶”意思是富足有余(多指财物等),不要写作“绕”;“浩渺”“浩淼”中的“渺(淼)”形容水面辽阔,与水有关,不要写作“缈”。“蜜饯”中国民间糖蜜制水果食品,故应写作“蜜”,不能写成“密”。(2)“长”在词语中有“生长”的意思,读作"zhang",应选B项。2.根据语境,选出用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3分)2020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检测出了商人的丄,专家的②,媒体的素养,医者的操守,民众的认知,以及干部的③。A.①水平②良知③能力和状态B.①良知②水平③能力和状态C.①能力和状态②良知③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水平:平行于水平面的。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疫情检测的是专家的水平。良知:天赋的道德观念。疫情中口罩、日用品的价格的变化,最能检测的是商人的良知;能力:才能和办事的本领。状态:状貌特征与动作情态。疫情时应急问题的处理,恰恰体现出干部的能力和态度,由此可知答案为B。3•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9分)生活是诗。漫步早春的钱塘湖边,闻鸟语嘤嘤,白居易写下“几处早莺争暖树,(1)”;听蛙声喧闹,感夏夜闲情,赵师秀吟出“(2),青草池塘处处蛙”;览山林美景,享秋野静谧,王绩提笔“树树皆秋色,⑶”;观瀚海飘雪,叹塞外奇寒,岑参挥毫“⑷,千树万树梨花开”。诗是生活。“新冠”来袭,使命召唤,正所谓“⑸”,多少人胸怀“⑹,”的抱负,满怀“(7),”的信心与决心,舍家为国,共克疫情。(分别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填空。)【答案】3.(1)谁家新燕啄春泥(2)黄梅时节家家雨(3)山山唯落晖(4)忽如一夜春风来(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此题为主题式默写,(1)—(4)题为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1)注意“啄”字右半部分第六笔是点。(2)注意“时节”不要误写成“季节”。(3)注意“唯”不要写成“惟”。(4)“如”不要误写成“入”(5)—(7)题为理解性默写,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回答。回答时注意后面的提示“分别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找到关于“使命召唤”的句子,应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岳阳楼记》中关于“胸怀”的句子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行路难》中关于“信心与决心”的句子应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阅读(61分)(一)名著阅读(10分)4.《水浒传)中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仔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6分)人物故事酒与故事的关联探究发现①大闹五台山酒令好汉狂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发现小说多处写“酒”有如下作用:(1)(2)杨志②酒误好汉差武松景阳冈打虎③④浔阳楼吟反诗酒添好汉愁【答案】①鲁达②误失生辰纲(生辰纲被劫)③酒壮好汉胆(意对即可)④宋江(1)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2)烘托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包括名著人物、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