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我变成了一棵树文本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故事的起因,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变成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2.了解“我”变成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教学重占八、读懂故事内容,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教学难占八、、理解为什么“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故事内容,能够说出“我”变成一棵树之后能做些什么。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和词语。2.引导学生学会在朗读过程中自主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承上启下,引入新课题。导语:同学们,前两节课,一个小朋友趴在窗台上遥望星空,幻想宇宙的另一边是现实的倒影而产生的奇妙现象。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位新的小朋友英英,她幻想着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她为什么会想要变成一棵树呢?变成一棵树以后会怎样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些问题。22.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交流自己对“树”的认识或想象,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过渡:有谁能说说,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自主回答问题。)看来同学们对树的了解还是很丰富的。那英英变成的这棵树会是什么样儿?跟我们了解的树是一回事儿吗?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主朗读课文,把遇到的陌生字词用铅笔圈出来。注意读准字音,可以直接参照课文后标注的拼音朗读,也可以借助字典来查阅。二、初读课文,布置任务出示阅读任务,学生自主读文。任务一:自主学习生字生词,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认读,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新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解决难题。任务二:带着两个问题进行阅读,并尝试解决问题:“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用横线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句子,并能大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三、再读课文,解决任务1.检测生字词自主学习情况。(1)生字新词认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进行认读,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组词造句。3—\z1\xiyangzhuang希望痒痒的形状•\z1\1/•、、qiaokechangjixuehulidingling鳄鱼狐狸丁零cutaima糖醋排骨抬头麻烦识字方法:①形声字构字法:痒、狸、零、肠、抬。②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识记,可结合图片,如“鳄鱼”“香肠”“糖醋排骨”。③组词扩展法:丁香一一丁零;巧手一一巧合;攻克一一克服;续写一一连续。(2)生字词书写指导。(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麻、烦)课件展示田字格内的13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认真观察字形,注意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几个部分之间的松紧、宽窄关系,重点聚焦生字“狐、零、巧、继”四个字的书写:“狐”右部两撇写法不同,最后一笔捺伸展;“零”上半部分“雨”写得扁一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盖下;“巧”右半部分最后一笔竖折钩的折钩要注意回到该部分中间位置再钩出;“继”右边的“米”要写得略窄,最后一笔是竖折。(3)巩固字词学习情况。①强化词语朗读,抽取词语卡片,小组进行开火车朗读,学生齐读词语。②学生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2.检测阅读情况,感知故事。(1)班内交流自主阅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