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预算管理案例企业预算管理案例22•一、A公司简介•(一)基本情况•A股份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特大型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烧结、炼铁、炼钢及其副产品的销售,钢材轧制、加工及其副产品的销售。2009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资产总额50亿元,净资产28亿元,职工8000人;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净利润8亿元,利税总额13亿元。33•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12个职能部室和8个分厂。公司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其中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总会计师1名,总工程师1名。总经理全面协调、负责公司生产经营等事务,具体分管公司办公室、企划部、人力资源部、审计监察部,并向董事会负总责;总工程师分管技术部、质量管理部、计控所;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分管生产部、后勤保障部及下属各分厂;主管营销、投资的副总经理分管销售部、物资采购部;总会计师分管财务部。44((二二)A)A公司组织结构图公司组织结构图原材料科燃料科辅助材料科A公司办公室企划部采购部质量管理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后勤保障部财务部技术部生产部审计监察部计控所计划科贯标科调度室会计科财务科焦化厂烧结厂炼铁厂转炉厂中板厂中軋厂棒线厂动力厂工段工段工段工段工段工段工段工段班组班组班组班组班组班组班组班组55•二、公司预算管理现状分析•目前实行的是计划管理制度,每年都制定各种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计划。虽然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计划也包含了一些预算的成分,但其协调性、整合性、可控性和科学性却明显不足。总的说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进的地方:66•(一)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的衔接性不强•预算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目标,公司短期的预算指标与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衔接性差。从长远看,各年度、季度和月份预算的推行无助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77•(二)尚未设置预算管理的专门机构•各部门各自编制自己的工作计划,部门间的计划衔接性较差。把预算管理工作的职权赋予财务部,但财务部门只是一个职能部门,不能跨越其他部门的职权,无法做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量化”的的预算管理。88•(三)缺乏完整、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虽然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有标准的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但由于对预算工作的宣传与沟通不够,职工对自己的行为与计划指标的关系、完成指标与获得奖惩的认识很不明确,缺乏有效反馈体系,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不足。99(四)只是局部预算,未采用先进的编制方法重视生产预算、采购预算、销售预算和投资预算,而对筹资预算、现金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和利润表预算则不够重视。预算编制方法采用固定预算法,尚未采用滚动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等先进的编制方法。1010•(五)采取集权式的预算编制程序,不能发挥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预算目标的确定主要是由总经理办公会确定,各下属单位没有自主权,造成公司下属单位和各职能部门缺乏预算主动性和创造性。1111(六)对预算执行和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进行预算执行、监控和预算调整时各部门随意性较大,没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架空了预算执行控制的职能,也严重削弱了预算的激励作用。1212•(七)缺乏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措施•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的预算考评体系,各预算执行单位只是被动地执行预算和调整预算,责任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只能进行事后控制。当以预算目标考核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时,被考核方又过多地强调了客观因素对绩效的不利影响,故意回避主观方面的原因。1313•三、A公司预算管理方案•(一)基本理念•1.以企业战略为基础,使日常的预算管理成为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该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分析,明确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1414•2.“面向未来和基于活动分解做预算”的理念,使预算指标客观公正•以企业未来活动的预测为基础,并将这些活动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解,使企业的预算指标接近实际。1515•3.“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