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新一轮培训教材第三版TQM课程提纲概述(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文化质量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第一章质量三鹿奶粉事件原料奶以次充好、弄虚作假(企业忽视质量、盲目抢购)生产过程中添加三聚氰胺(利欲熏心、故意隐瞒真相)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免检产品脱离监管撑起保护伞)社会监督软弱无力(知情不举、听之任之)政府处置不力、报告不及时(未做深入调查,轻信企业汇报)1.1质量的含义1.1.1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要求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与赋予特性对比赋予特性:如价格,不属于质量范畴;手机摄影的纪实功能,赋予了手机摄影图像的纪实特性.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事物可以区分的特征,固有特性是事物本身具备的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来自相关方的要求。相关方是指:与组织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团体。如:顾客、股东、雇员、供应商、银行、工会、社会、合作伙伴等。满足程度越高质量越好。质量定义的误区1.合格品不一定是高质量的产品。(标准有高有低,符合标准的产品并非符合客户要求)。2.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并非越高越好。(必须考虑到经济性,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造出来,所以那些真正物美价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好的质量!)。3.质量的好坏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是要让客户评判的。(以消费者来评判的,不是自己说的)。1.1.2质量概念的演变早期◆符合性质量:质量意味着对于规格或要求的符合——克劳斯比◆适用性质量:质量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成功地满足用户要求的过程——朱兰产品------产品加服务------过程、组织、人活动的组合1.1.3对质量的两种解释和质量等级从成本角度来看质量的效益和顾客的满意(1)产品现状---达到顾客的满意---企业有效益---提高产品的使用范围,增加成本,更大面积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的效益更大。(2)产品现状---合格率低,缺陷多---提高合格率,减少缺陷增加成本----顾客只关注自己需要的特性----对成本提高有意见。(3)不同等级的产品,分别满足各类顾客群体,所以不一定等级高,顾客就高兴。思考:五星级酒店与街道小旅馆谁的服务好?过程:产品:顾客:供方:顾客满意:合格:质量经济性:1.1.4与质量相关术语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指满足要求质量与组织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对组织积极效益的影响过程的结果(国际标准定义: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1.2质量特性1.2.1质量特性的含义定义:“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把顾客需求(感性的、含混的)转化为质量特性(清晰的、理性的、技术的工程语言)变换的越准确,就越能反映顾客的要求。产品的质量特性,是组织对顾客要求变换的结果,对于顾客是代用特性,对于企业是产品标准或规范。质量特性的类型:(1)技术性或理化性的质量特性(刚性、耐磨性、弹性、速度、牵引力、抗震性等,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2)心理方面的质量特性(乘务员服装的款式、餐车提供食品的口感、车厢布置的温馨舒适,很难用技术指标衡量)(3)时间方面的质量特性(机车的寿命、服务提供的及时性、车辆维修时间)(4)安全方面的质量特性(漏电、辐射——安全措施)(5)社会方面的质量特性(法律法规要求的满足、公害、噪音、排放、社会伦理等)1.2.2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性能----满足使用目的,产品所具备的技术特性(产品内在特性);寿命----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时间(自然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可信性----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综合术语;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时间、程序和方法下进行维修,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保障性——按规定的要求和时间,提供维修所必须的资源的能力;安全性----产品保证使用者生命不受危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