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汉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1.全图2.司隶校尉3.朔方和并州刺史4.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刺史5.荆州刺史6.扬州刺史7.冀州刺史8.幽州刺史9.益州刺史10.凉州刺史11.交趾刺史12.西域都护西汉时期图说秦亡经楚汉之战,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破楚王项羽,即帝位,继秦之后再建统一皇朝——汉。汉朝历时四百二十二年。公元前202——公元9年是前汉朝,因建都长安,通称西汉。公元25——220年是后汉朝,因建都雒阳,通称东汉。两汉之间是9——23年的王莽统治时期;国号新;23——25年的刘玄统治时期,国号汉,年号更始。西汉初年疆域比秦朝减缩了南越东越和河套地区。武帝时大事恢拓,极盛时东北置乐浪等朝鲜四郡,与三韩接壤于朝鲜半岛中部;北以阴山、长城与匈奴乌桓接壤;西北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汉水流域地;西南置西南夷七郡西抵四川盆地边缘,南有怒江哀牢山之东北云贵高原;南置南越九郡,有今两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中部地。武帝末年与昭宣之际东北及西南边郡稍有省废,至元帝初元三年(前46)弃珠崖即今海南岛,是后不再变动。西汉既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又在部分地域恢复封建制:一部分郡县直属朝廷,另一部分分属诸侯王国。高帝五年(前202)有异姓七国分领二十余郡。十二年(前195)有同姓九国、异姓一国;其时天子独有十五郡,此外三十余郡悉属诸侯,一国领有数郡,少或二三,多至六七。至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悉收诸侯王支郡,自后一国但有一郡,郡、国乃处于同等地位。武帝颁行推恩今后,王国的领地又因分封诸子为侯改属汉郡而逐渐缩小。《汉书·地理志》以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版籍为据,其时共有103郡国(83郡、20国),领1587县、道、邑、侯国各种县级单位。大郡领县多至三五十,王国小者但领三、四县。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更名郡守为太守,尉为都尉。王国的统治权汉初由诸侯王掌握;景帝剥夺诸侯王统治权,但得“衣租食税”;地方官由朝廷任命,内史治国民如郡太守,中尉掌武职如郡都尉。成帝绥和元年(前8)省内史,改以国相治民。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一百零三郡国表(次序依《汉书·地及杰》)郡国名治所县名治所今地京兆尹长安陕西西安市西北左冯翊长安陕西西安市西北右扶风长安陕西西安市西北弘农郡弘农河南灵宝北河东郡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太原郡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上党郡长子山西长子西河内郡怀河南武陟西南河南郡华阳河南洛阳市东东郡濮阳河南汝阳南陈留郡陈留河南开封市东南颖川郡阳翟河南禹县汝南郡平舆河南平舆北南阳郡宛河南南阳市南郡江陵湖北江陵江夏郡西陵湖北新洲西庐江郡舒安徽庐江西南九江郡寿春安徽寿县山阳郡昌邑山东金乡西北定陶国定陶山东定陶西北沛郡相安徽淮北市西北魏郡邺河北临漳西南巨鹿郡巨鹿河北平乡西南常山郡元氏河北元氏西北清河郡清阳河北清河东南涿郡涿河北涿县勃海郡浮阳河北沧州市东南平原郡平原山东平原西南干乘郡千乘山东高青东济南郡东平陵山东章丘西北泰山郡奉高山东泰安东齐郡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北海郡营陵山东昌乐东南东莱郡掖山东掖县琅邪郡东武山东诸城东海郡郯山东郯城北临淮郡徐江苏泗洪东南会稽郡吴江苏苏州市丹阳郡宛陵安徽宣城豫章郡南昌江西南昌市桂阳郡郴湖南郴州市武陵郡义陵湖南淑浦南零陵郡零陵广西全州西南汉中郡西城陕西安康西北广汉郡梓潼四川梓潼蜀郡成都四川成都市犍为郡棘道四川宜宾市西南越峻郡邛都四川西昌市东南益州郡滇池云南晋宁东北烊柯郡故且兰贵州黄平西南巴郡江州四川重庆市江北武都郡武都甘肃西和南陇西郡狄道甘肃临洮金城郡允吾甘肃永靖西北天水郡平襄甘肃通渭西武威郡姑臧甘肃武威张掖郡乐得甘肃张掖西北酒泉郡禄福甘肃酒泉敦煌郡敦煌甘肃敦煌西安定郡高平宁夏固原北地郡马领甘肃庆阳西北上郡肤施陕西榆林东南西河郡平定内蒙古准噶尔旗西南朔方郡朔方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岸五原郡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云中郡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定襄郡成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雁门郡善无山西右玉东南代郡代河北蔚县东北上谷郡沮阳河北怀来东南渔阳郡渔阳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郡平冈辽宁凌源西南辽西郡辽宁阜新西南辽东郡襄平辽宁辽阳市玄菟郡高句骊辽宁新宾西南乐浪郡朝鲜朝鲜平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