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实现多维互动内容摘要:多维互动”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过程,致力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新型关系。“多维互动”教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多媒体课件和模拟仿真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形象、逼真和热烈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关键字:多媒体、多维互动、任务驱动、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在整合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渠道多种多样。一、运用任务驱动实现整合学校首先将信息技术教育课列入必修课,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进行调整和剪裁,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法,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到一起,进行初步的整合。比如在学习WORD文档时,要求学生自己在WORD文档中编辑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学生通过打字、编辑、配图,摸索运用WORD文档中的功能键。当文章编辑完成时,学生对WORD文档也就有了相当的了解,并能运用了。办电脑小报是熟练运用WORD文档的又一有效途径,学生根据小报主题,调用网上资源、下载相关资料,进行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充实,制成主题鲜明、排版规范、色彩明丽、配图精美的小报,最后上传到网上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版面编辑、图片插入、花边装饰能力都在不断提高,而且有了一份成功的喜悦感。二、改变教学模式实现整合在探索过程中,建立了以下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感氛围或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自主利用课本或教师或网络提供的资源进行个性化的、探究式的学习,加深对学科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抓住重点,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合作研究问题;汇总信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形成共识或提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这样,多种信息的融合、多种方法的选择、多种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例如在作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输入、调整、增删文字,互调、互赏、互改作文,亲历了作文学习的全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作文能力,和谐了师生、生生间的人际关系。在数学《利息》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将课前跑银行、做采访、上网调查的有关资料上传到校园网上,互相学习。一节课后,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公式计算利息、利息税、实得利息,还学会了如何利用网上工具进行快捷的计算,而且也清楚地了解了怎样到银行存、取钱,怎么填存款凭据,以及我国为什么连续下调利息等问题。信息技术将鲜活的生活内容融进课堂,和数学学科整合于一体,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开展综合活动实现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中极富活力的一个版块,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学校以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重点,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让各班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本学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师生合作写出课题实施方案,然后划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课题报告,并在网上进行成果发布。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来向你报道——》中,学生分别安排在4个小记者工作网站,每名学生围绕“校园焦点”、“国事报道”、“世界瞭望”三个报道主题,将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