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例光谷第五小学张芳连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21一22页例2、例3及“练一练”,练习六第1、2题。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图、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茶叶盒子是圆柱体的,那么有谁知道制作一个茶叶盒子需要多少材料呢?生1: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课前,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二、自主学习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呢?生1:正方体,长方体。师:当时我们是怎么推导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生2:把这些立体图形剪开,铺成平面图形来求的。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生2:比方说正方体,把它剪开后,就是6个正方形。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6个正方形面积的总和。师:你真棒,想一想,我们能不能依葫芦画瓢,用相同的方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呢?现在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自己试着剪一剪。(主体活动: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保证课堂活动的和谐高。)三、合作交流。师:同学们的剪拼基本上都完成了,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方法,很不错。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想法交流一下,得出你们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师:看来,每个小组都交流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研究的结果。组1:我们把圆柱体纸盒子剪成了两个圆,一个平行四边形。只要求出两个圆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总和就可以知道圆柱的表面积了。师:你们小组的想法很不错,有没有不同的想法的?组2:我们小组是把圆柱体纸盒剪成了两个圆,一个长方形。师:这也是一种方法。真棒。哪种方法你们更喜欢呢?生:第二种。师:为什么?生1: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相比较而言,长方形的面积更好求一些。师: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好孩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圆柱的表面积就等于两个底面的圆的面积加上侧面剪开的长方形的面积。大家再思考一下,底面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怎么求呢?组3:底面积=2πr(一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长×宽师:你们组真棒,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组4:长方形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师:那侧面积等于什么?组4: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师:我们再把底面积和侧面积加起来,可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大家试着总结一下。组5:圆柱的表面积=2πr×2+ch(在学生不断的补充中,教师相机完成板书,并揭示课题。)师:经过大家充分的讨论交流,知道了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方法。结合板书说一说知道些什么条件就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生1:知道底面周长和高就可以了。师:谁的底面周长和高?生2: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师:你是怎样想的?生3: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或直径),同样可以算出圆柱的底面周长,用底面周长乘高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再用半径(或直径)算出圆柱的底面积,也就是求圆的面积,最后把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了。(小组合作,碰撞知识火花,主体之间和谐发。)四、知能应用。师:同学们探究了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下面我们联系生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①课件出示:王师傅要油漆一个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的圆柱形物体,如果每平方米要花1.8元,一共需多少元?②课件出示:王师傅要油漆一个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的圆柱形水桶(无盖),如果每平方米要花1.8元,一共需多少元?③课件出示:把一个底面积为6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练习的针对性,对比性,坡度性,保证了主体学习的融会贯通。)四、知识总结。师: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和感受。生1:我认识了圆柱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