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十总小学“预学·互动·共升”导学案教学内容19.我和祖父的园子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文章层次。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预习导学】一、自主预习1.读课文5遍,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遇到的困惑:学的过程导的过程调整【课堂互动】互动一1.说说自己的快乐。2.读课题。互动二1.各小组3号展示。2.一组一组读词3.分小节朗读课文。4.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互动三1.自主学习。【板块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童年是最纯真、最快乐、最令人难忘的岁月。谁来说说自己的童年。(2号两三个)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板块二】预习导学1.分组默写生字词。第一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请你再写一个同一类的词语。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每三组: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黑板上,“倭”写错了,“拔”写成了“拨”,教师指点)2.一组一组读词。3.扫清文字障碍后,分小节朗读课文。4.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习单★(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3)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2.展示★(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板块三】整体感知1.任务驱动: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导学策略。3.交流导学★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3)导学读法:把自己的情感融进了课文里,想象朗读,表情朗读都是读好书的法宝,也是学好语文的法宝。★.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共同归纳: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⑤“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它若愿意长上天去……”A.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B.有感情地读文后三段话。②其实哪里是铲;……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