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课堂上死气沉沉,不够“配合”,那么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那么,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和谐课堂呢?我想强调以下三点: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教师的品格,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敬业态度、责任感,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往往会将对教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师生情感越融洽,学生就越喜欢老师的课,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积极性就无从谈起。教师应该心中有爱,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二、强化自身素质,准备充分,使学生乐学教师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板书,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语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条件。这些需要大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学多练,功在平时,功到自然成。关于准备充分,我想主要是两方面的准备:1、学生的准备,也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提前预习,学生准备充分,在课堂上才有充足的底气,发言的资本。2、教师的准备。上课之前老师要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①、利用开端引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双边活动和谐、自然,师生之间密切配合,在愉悦的气氛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而进行,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怎样把学习内容讲全讲透,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去自己弄清所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看书、思考、讨论、实践、练习,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状态。要想达到如此效果,就要做到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教具或简笔画,诱导学生动口、动耳、动手、动脑,去积极地吸收语言信息,然后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还应尽可能地设计些游戏、猜谜等活动,并让学生扮演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展示。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力集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学生在参与和竞争中,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培养了竞争意识和不甘落后、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③、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