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往事依依》VIP免费

《往事依依》_第1页
1/1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于漪,江苏省镇江市人。1929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65年入党,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上海市扬浦中学语文教师。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主要著作有《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等。二、导入新课:“凡与于漪交往过的人,都称赞她的做人。她正直,敏捷,纯粹,真诚,厚道;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才华横溢……”这是语文教育界对她一致的评价,她之所以从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初教历史的中学教师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学家,和她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往事依依》中,于漪深情地追述了文学对她的深刻的影响。三、整体感知:范读课文(配乐)听读要求:1.用圆圈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2.用浪线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检查听读:1.请学生读画出的词语。2.请学生读画出的句子。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的语言如诗如画,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几件往事?1.生说2.师板书作结:往事:看画读诗听课四、课文赏析:(一)第一件往事作者在回忆这三件事时,情真意切,那么作者是如何写的呢?小组讨论:1.作者在看画时产生了哪些遐想?生说师评,然后齐读第二节。2.请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头脑里浮现出什么景象,有哪些感受?(放音乐)让学生自由发挥。(二)第二件往事看画如此,那么读诗同样如此。小组讨论:1.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作者读诗的感受?讨论之后齐读第四节。2.你读过哪些关于四季景色和歌颂祖国山河的诗?(小组课前收集,派代表发言)(三)第三件往事师:看画令作者遐想,读诗令作者陶醉,老师的授课同样令她难忘。小组讨论:1.在于漪心中,两位国文老师留给她什么印象,对她有哪些影响?2.请生模仿读诗,谈谈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影响。问:依依往事,往事依依,这些往事为什么令作者如此难忘?师引导:看画,引起遐想,使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读诗,陶冶情操,装点了童年生活的花环;听课,倍受感染,激发爱国情怀。五、扩展探究:师: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读书有关,这与她后来取得的成就有无关系,她成长的源头是什么?1.学生讨论,教师引导齐读第六节。2.既然读书这么重要,那么你们读过哪些书?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学生谈体会,师生共评析。师总结:书有不同的档次,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我们要尽可能选择一些高雅的作品欣赏。阅读面不能仅局限于文学作品,还可以欣赏一些优美的音乐、美术、摄影等,把感受写下来,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投影字幕)六、布置作业:随笔:用你生花的妙笔,写你自己的依依往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往事依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