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能将英语作为口语交际的工具。小学英语口语交际在课堂教学中受到心理素质、语言环境、班级人数多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低效的问题。为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开口能力,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个交际工具,我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现状教学形式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学习实用的口语知识,可以应对工作、商务、出国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作为现代都市人,我们没有理由回避或者拒绝学习英语口语,反而应该尽早学习,掌握多一门技能,这对于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十分有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这门交际工具呢?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落后于知识接受能力,很多学生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口语表达,或口语表达的内容有限,缺乏英语交际能力。一、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分析(一)学生的词汇量的贫乏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所学的词汇、句型、功能项目都很有限,其语言输出的范围当然也只局限于其学习内容。由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很有限,出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或说不清楚的现象。可能教师在课上所说的很多东西都不明白,或者是一知半解,从而有可能对英语失去兴趣。(二)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消极性焦虑是当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较易产生的心理障碍。导致消极性焦虑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自信和怕出错。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内心焦虑紧张,因此错误百出,越失措就越是惧怕,担心自己会说错,会遭人耻笑。由于这种自卑心理,有的学生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语音、语调不标准,在口语表达上常被动地坐在座位上,避开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渐渐就失去了口语表达的愿望。(三)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要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必须要在好的语言环境中多练。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生活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他们见到外国人并能与外国人对话的机会非常少,在他们的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少有能用英语与他们对话的,所以课堂外,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即便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和氛围,不能引导学生大胆说、大胆练,学生也不容易主动积极地参与。如此一来,拳离了手,曲离了口,就练不好了。(四)学生人数较多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及追求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是大班教学,每班少则四十多名学生,有的甚至达到五六十名学生,这给教师组织口语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表现,也很难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表现而给予及时指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口语交际水平的两极分化:自觉性好的学生能有效利用口语交际的时间,积极操练,拿不准的及时问老师,口语交际水平在操练中得到快速提高;自觉性不好的学生很容易趁机放松大脑上课的状态,思想开小差,或者两人悄悄地讲闲话,结果是下课后什么也不会说。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尝试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口语训练为重点,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开口,在掌握词汇、句型及语法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发展个性。下面就此谈几点实践体会(一)多方面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在上课时可放慢语速,配合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渐记住老师的一些简单的课堂教学用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应该坚持听说领先原则;加强读音规则教学,培养学生的拼写能力;通过实物、情景教学的方式讲解词义,使他们把英语单词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英语单词的语音、拼写、意义等几个方面积极地吸收词汇,从而达到掌握词汇的目的。(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1、消除焦虑,不断增强口语自信心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