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绝句》执教者陈凤作品内容>>>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品赏析>>>《绝句》是一首经典唐诗,杜甫的這一首絕句是是我少年时代就读过,而且十分喜爱的唐诗中的一首。这么多年来他始终感染和熏陶着我。我不光读他的原诗还读许多诗家和学者写的赏析文章,许多文艺评论家评析诗文的时候,总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这种分析方法和切入角度无疑是好的,而这首诗,四句诗,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带孩子走进诗中,走进这幅有没得画卷中,让幼儿感受古诗的优美和意境。活动目标>>>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背诵古诗。活动准备>>>PPT润州区实验幼儿园“互动式阅读课程”——课程篇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背诵古诗。难点: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活动过程>>>教师指导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青天------蔚蓝色的天空。鸣------鸣叫。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含------包含。泊------停泊。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2)解诗题(3)明诗意(4)悟诗情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13.朗读全诗。家长指导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家长孩子共同纠正字音。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2)解诗题(3)明诗意(4)悟诗情9.朗读全诗。活动评析>>>全诗四行,四个意象。意象者意中之象,载意之象,表意之象也。诗的第一、二行是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的图画。绘画作品,尤其是中国画作品,其绘画要素多讲点、线、面及色彩等诸多要素构成。这幅春景就是这样构成的,它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一、二行中“两个黄鹂”是点,“一行白鹭”是由点连成的线。翠柳衬托黄鹂,青天衬托白鹭。蓝绿黄白在绘画上称作近似色,是最调和的颜色。第一句是近景,写黄鹂的鸣叫声,写动,写实。第二句是背景,把视线拉向高远,写静,写空濛。这两句的两个意象首先是选象典型,因而载意性强所构成的意境也就极为典型而美妙。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一个优美的意象。一个“含”它是子表明了是在是室内看西岭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