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村的小学教育的巨大差距------我在小学课外辅导班的感受作为一个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在读研期间,为了增加教学实践经验、熟悉小学教材以及尽早了解我将来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去了一个重点小学的课外辅导班做兼职。这个辅导班也就是平常意义上的午托班。招生对象就是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放学后,这些小学生便会直接来到这里,吃饭、午休。他们之所以来这里往往是学校离家比较远或者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午饭。下午放学后,仍会有一部分孩子留在这里吃饭写家庭作业,这部分孩子,往往是家长工作忙,没时间辅导孩子写作业或者自己的学识不能够很好地辅导孩子,所以让孩子在辅导班写作业。我角色就是辅导小孩写家庭作业的全科老师。来到这里后,我深刻地感觉到城市与农村教育的巨大差距。因为我就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当然我上小学的那时候是90年代,也许与现在的情况并不能相提并论。这个小学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有美丽的校园,丰富的校园文化,优秀的老师以及合理的学校作息制度。因为这是一个重点小学,所以这里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比较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关心,而且用各种方法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辅导班里负责做饭的大姐。她大约四十岁,曾经上过大学,现在没有正式工作,但是我估计她以前肯定有,因为那个年代只要能上大学,工作是包分配的。她的儿子就在这个小学上六年级,明年就要参加小升初的考试了,因此大姐给他报了好几个辅导班,有奥数、作文、英语等等类似的辅导班。记得前段时间,大姐还问我,为了能顺利去ZZ外国语初中部上学,要不要报一个ZZ外国语在本地办的一个辅导班呢?学费得10000多元,我的观点是不报。因为她儿子本身成绩已经非常好了,在班里一直都是前几名,本身就很优秀,提高空间已经很小了。过了几天,我又问大姐报了没有,大姐说已经报了,我心里想大姐真舍得花钱。大姐说:“不报行吗?想上好学校不投资行吗?”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我了解到大姐的老公一直是在外地工作大姐除了辅导班的工作,剩下的任务就是专职照顾女儿和儿子的学习。大姐的女儿是在一所省级名校上高中,已经高三了,是学美术的,住校,所以大姐管的也就不太多了。儿子是大姐关注的重点对象,每天晚上放学后,大姐就会带着儿子去一个有名的课外辅导机构继续补课。然后,孩子在前面只负责听课,妈妈在教师后面帮孩子记笔记,以防止孩子因为记笔记而没有听清老师的讲课内容。时间过得很快,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这一天我来到辅导班,看到大姐的儿子在写语文作业,这时大姐在旁边替儿子抄错题,这时候儿子有道题不会就问妈妈,他妈妈吵了他一顿,我赶紧凑上前一看,原来是道简单的音序题。在大人看来这道题很简单,但是对于孩子,貌似他以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题型,我看到了孩子委屈的眼神。当孩子和妈妈收拾书包去上晚上辅导班的时候,我说明天就是周六了可以好好休息了吧,大姐直接说:“休息啥啊,还有好几个辅导班呢!”小男孩跟我说:“我们是越放假越忙,我和我的同学们都觉得放假还不如平时呢。”这时候我看到了小男孩脸上无奈的表情,我为了安慰他,轻轻地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坚持一下,过了这一段就好了。”其实我心里明白,这种生活,不只是坚持一下,而是要坚持到高三……这时我突然想到,前段时间他妈妈说不允许他参加他非常喜欢的课外科学兴趣小组,那时他也是同样的表情,无奈但是顺从,他知道妈妈是为他好。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城市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上好学校,拥有更好的环境,以保证在这样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胜利。记得还有一次,大姐的儿子考试得了98分,可是在班里排了20多名,大姐对儿子说,虽然你这次考得挺高,但是也没有用,关键是你得超过别人,只有这样机会才会降临到你的头上。大姐这思想这觉悟,点个赞。作为一个学生,一个中国的学生,总是这么无奈。因为人很多,为了将来拥有一份好工作就得上一个好大学,为了上一个好大学就必须上一个好高中,为了上一个好高中,就必须上一个好初中为了上一个好初中就得在小学好好学习。所以中国的小孩从小学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