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故乡小山村的记忆VIP免费

故乡小山村的记忆_第1页
1/2
故乡小山村的记忆_第2页
2/2
故乡小山村的记忆一座大山向下蜿蜒的褶皱里,我那故乡的小山村安静地憩息在那里。黑瓦、木屋,庇护了好几辈人的成长亦温暖了好几代人的心灵。或吊脚楼、或撮箕口、或四合院,就着地势参差错落,由一条条被好多代人的鞋底磨得亮光光的石板路联通着。左邻的声音、右舍的讯息,从这一条条小道上飘进村中老少的耳中,让村里的日子格外丰满起来。一段段长满厚厚青苔的石墙,悄然记录着村里人家变迁的点滴,在静夜里,对着漫天的繁星却一贯地缄默着。村里人家几乎同姓,而且同一个祖上,所以那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亦不会在彼此心中造成多深的隔阂。偶尔拌了嘴,不多久也会用一种温暖的方式化解掉心中的不快。譬如东家会在推豆腐时招呼自家娃娃给西家端上一碗,而西家亦会在后面什么时候煮了好吃的招呼一声东家的人。村里人家的院坝墙角总会种上几株梨树、杏树,果子成熟时节,口渴路过的人随手摘几个,是不会被视为偷而遭致斥骂的,若是主人家看见了,多会招呼他多摘几个回去哄哄娃娃。插秧挞谷的农忙时节,换工便不期然地兴起,主人家备好酒菜招呼来帮忙的村里人,吃饱喝足后的大伙干起活来格外卖力,精神头不比给自家干活差。忙完这家又突击那家,村里的日子有如院坝上晒席里的粮食,满满的。村里两株约需三个成人才能合抱的核桃树留给我几多童年的记忆啊!两树相距十余米,高约二十几米,往上则微微向对方弯成一个弧形,终于形成一个巨大的拱形的门。枝桠稀疏,极苍老的模样。树干上的老树皮因干枯而皲裂,黑而厚的苔藓紧紧地贴在上面,摸上去,仿佛老人的手,粗糙却温存。春天时节,总会有喜鹊来树梢上搭窝。那窝真算不得漂亮,只把许多或长或短的木棍凌乱地堆砌在一起,却有背篓那般大小。幼时的我们,总爱在屋后仰着头睁大好奇的眼睛看喜鹊衔木棍搭窝。有时还能看见两只喜鹊一起抬一根木棍,那时,我们于好奇之外更添了几多的兴奋。喜鹊的新居落成后不久,往往会有八哥来跟它们争地盘。那时我们一听到后面核桃树上有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时,便急忙跑出去观战。只见一群八哥与几只喜鹊各据两株树的树梢对峙着,喋喋不休地争吵着,有的偶尔拍打着翅膀扑腾到半空叽叽喳喳地,却并没有冲过去打架的意思,最终的结果多是仗着人多势众的八哥赶跑了孤孤单单的几只喜鹊,赢得那不甚漂亮舒适却足可安身的窝。念着喜鹊的辛劳,八哥的蛮横,对这样的结果我忿不平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在下面无济于事地拍手跺脚。每次仰头看那苍老的核桃树时,我总担心它们是否会在春天挂出一串串绿色的包谷核样地花,长出嫩绿的叶。所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两株老树年复一年地在农历七月时掉下成熟的核桃来。村里的娃娃每天早上第一件事便是奔向树下,向那草丛里、石缝间,寻找老树的慈爱的馈赠。我家下面有一颗如水桶般大小的板栗树,每到农历八月时,板栗的刺球就会自动裂开,吐出一颗颗圆溜溜、黑亮亮的板栗子来。或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那板栗是我们兄妹几人捡得最多了。那时,母亲早上唤我们起床只需一句“快点板栗都捡完了!”。我们便一骨碌爬起来,匆匆穿上衣服,拖着鞋子,朝树下奔去树下的石板上、草丛里,总会有一颗颗黝黑锃亮鼓胀胀的板栗不断跳进我们的眼睛,钻进我们的荷包。运气好时,一早上的寻觅,竟能收获满满的两荷包。回去后,坐在红通通的灶膛前,把咬了一条小口子的板栗埋到灶膛里的红灰里,满脸通红地看着看着那些“小山包”越来越鼓,再冲出一小股白气,过一会就闻着板栗的香气了。用火钳把烧熟的板栗掏出来,然后按家里人数再平均地分成几份……村前有条小河,顺着山脚蜿蜒而去。河岸不甚宽广,河水清澈透亮慢悠悠地向前淌着,仿佛小村里人们的生活那般慢悠悠的。那是我们放牛娃的天堂,炎夏时节,骄阳似火,蝉噪不断,一切都让头顶的烈日曝晒得懒洋洋的,我们却兴奋不已,邀上伙伴,赶着牛儿到了河边,甩开牛绳后,一个个便迫不及待地赤条条地钻进那清澈的河水里,扑腾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玩累了,便逆流而上,搬起河中那青黑的石板,多能看见惊慌逃窜的螃蟹,有的竟有我们拳头般大小,选些大个的装进塑料袋里,作为放牛的额外收获,回家后,把剖好的螃蟹裹上调了鸡蛋清、佐料的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故乡小山村的记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