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三高高一地理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图1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回答1~2题: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和①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郑州图2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3.该国人口变化趋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4.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5.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8~9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8.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9.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1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10.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11.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读图3回答12~13题:1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13.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4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14~15题。14.该地区()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15.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右图5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16-18题。16、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17、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18、该城市地价最高处应位于()A.①B.②C.③D.④□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6)据此完成19-20题19.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0.“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巴彦三高高一地理月考试题答题卡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二、综合题(共40分)21.(12分)图7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解答:(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