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手教师作文教学“低效”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王定胜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此通过课堂实践参与及查阅相关文献研究新教师作文教学课堂低效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作文及作文教学本质认识的误区;二是作文教学缺少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三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并根据以上的原因提出建议:一是正确认识作文及作文教学本质的意义;其次是正确把握作文教学的目标并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三是明晰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地作文教学;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键词:新教师作文教学低效本学期学习了课堂教学研究,了解到从理论上来讲,所有的教学都应当而且必须是有效的,那么对于新教师的作文教学当然也不应当例外。但是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中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中,新教师往往由于诸多原因,他们的作文教学常常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不但违背了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也严重阻滞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于厘清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充分了解及把握如何去教好小学作文,对于提高新教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写作教学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都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他们所研究多是小学生“写作难”的角度出发,很少有对新教师作文教学“低效”以及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像徐海鹰的《浅谈小学生的写作心理》,张琴波的《小学生害怕写作的成因及对策》,他们是从小学生写作的动机、态度、兴趣、情感等角度出发的,但是并没有重视到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对于新教师的作文教学探讨是有其必要性的。一、新教师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结合相关文献及自身的案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作文及作文教学本质认识的误区笔者参考赵东阳的《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其对策》后认为,对于新教师而言,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能会因为对作文及作文教学的本质认识产生误区从而造成课堂的低效率。由于对作文及作文教学本质认识的不同,会使得教师在教学时侧重程度不同。例如有人认为作文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活动,他们将作文教学的焦点便放在影响作文的因素及能力上。亦或是有人认为作文教学是口语能力的一种表达,那么他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会将重点放在“说”这一方面。而新教师对于作文教学本质的认识错误,往往会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产生偏差,教学内容的侧重失误,教学方法的选择错误,进而使得整个作文教学课堂的低效。2、作文教学缺少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对作文内容的不明确;笔者通过自己课堂教学的案例,发现了在新教师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因而,在他们的课堂中,他们往往无法把握一节课到底该教什么,进而导致教学内容的混乱。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的调查研究笔者能够发现新教师往往既没有一学期的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也没有切实可行的作文教案,在学生写作文时,他们只是在审题和立意上稍作指导,或者依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命题,提几点要求,然后让学生苦思冥想,随心所欲地去写。同时,作文教学内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一切教学目标、方法、评价等教学过程的诸要素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但是往往新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实践中,却不清楚作文课该教什么内容,这是导致他们的作文教学低效的又一重要根源。教师在教学上或偏重于学生构思能力的培养;或偏重于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遣词造句的训练;或偏重口语表达;或偏重生活;或看重写作的技巧。但是,当前新教师在作文教学内容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主义倾向,教师在课堂上大搞形式化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情感体验;二是将作文的过程等同于“写”的过程,往往新教师会将作文过程等同于“写”的过程,学生动笔写作开始到作文完成,忽视观察、修改等这些在作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新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些环节。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中低效率的具体表现为:教师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