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意犹酣吹尽狂沙始到金——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所谓审题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新材料作文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一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题意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审题注意(一)理解材料一、材料可分几个部分?一般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故事、寓言或漫画等,第二部分是评论。二、、看材料中又有几个角色?(或几个方面)?他们的言行(或这几个方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取向?三、材料的主题是什么?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老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中共有四个角色:①老鹰:熟练地成功地抓住了小羊。②乌鸦:自不量力必然失败,③牧羊人:认为乌鸦自不量力很可笑。④孩子:认为乌鸦另有可爱的一面(敢于尝试)。(二)选择角度“角度”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正所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①从老鹰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②从乌鸦的角度看:自不量力或未学到别人本领的实质必然失败。③从比较老鹰与乌鸦的角度看:有力量有技巧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东施效颦是不能成功的。④从牧羊人的角度看:忘乎所以、自不量力是非常可笑的。⑤从孩子的角度看:尽管乌鸦自不量力,但还有敢于尝试的可爱一面。⑥从比较牧羊人和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还是全面一点好。(三)筛选主题一,观点新颖二,自己有话可说三,立意高远或深刻(不要只围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关注社会和国家)审题强化训练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做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乌龟——游客——老鹰①从海龟的角度: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正确的,盲目跟从要不得②从游客的角度:自认为是做了好事,帮助了小海龟,结果给海龟家族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要人事食物的发展规律才不至于好心办坏事③从老鹰的角度:被人赶走没偶有达到攫取食物的目的,但没有放弃目标,而是伺机再度出击,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审题立意的方法一、抓关键句,横向立意景德镇这些年深知陶瓷于此地的意义,政府斥巨资将过去不甚重视的文化古迹一一修复整理。在高岭村,德国人李希·霍芬钢铸肖像嵌在大理石上,表明高岭土走向世界的一刻。我们在崇敬历史、寻求文化的快乐中,还能听到古人挑担而行的喘息,看见他们微驼的后背。后人永远只能看见前人的后背,但这已是幸福。高岭、瑶里保留了那么多的陶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