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目录下页封底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西周大盂鼎铭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封面目录下页封底主办:山小出版社2015年第2期山南小学五(3)班主办主编:马莘雅刊号:SNXX-53指导老师:芮飞飞电话:684426446、谐音的笑话7、谐音歇后语1、汉字的来源8、有趣的汉字对话封面下页封底22、、汉字历史33、、汉字书写工具44、、名家名作55、、谐音对联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封面目录下页封底小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统一后的字称为小篆.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居书史转变之关键.甲骨文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乌龟甲壳和牛的肩胛骨上,故称"甲骨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先后出土约14万片,单字总数约4500个,可认者约1700字.甲骨文是现在汉字的"祖先",距今约3000多年,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即从那时开始.隶书: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图为汉隶楷书: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楷书的创始人钟繇.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草书与行书: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封面目录下页封底谈到汉字的书写工具,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谈到汉字的书写工具,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纸是文字的载体,笔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除了笔墨,汉字的书写工具其中纸是文字的载体,笔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除了笔墨,汉字的书写工具还有刻刀、剞劂(在金石上镂刻文字的金属工具)等。据考证,在西安半坡、还有刻刀、剞劂(在金石上镂刻文字的金属工具)等。据考证,在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等地发现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陶文上,有好几种图案,如人面纹、山东大汶口等地发现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陶文上,有好几种图案,如人面纹、游鱼图案等,是用笔或类似的工具描绘的。现存最古的毛笔是春秋晚期楚国游鱼图案等,是用笔或类似的工具描绘的。现存最古的毛笔是春秋晚期楚国的毛笔,笔杆是实心的竹杆,笔杆一头劈成数开,笔毛夹在其中,用细丝线的毛笔,笔杆是实心的竹杆,笔杆一头劈成数开,笔毛夹在其中,用细丝线缠紧,外面再涂上一层漆,笔毛是上好的兔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