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2014重庆A】4.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2014江苏南京】2.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A.出使西域B.西行取经C.七下西洋D.抗击沙俄【2014年临沂市】5.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①在海外有“唐人街”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2014年潍坊】5.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2014天津】2.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A.《马可·波罗行纪》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2014年济宁市】3.“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014湖北省荆门市】28.阅读下列材料:(7分)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1分)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2分。回答1点)(2)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什么?(2分)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28.(1)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回答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均可)。表现方式: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2分。回答一点即可)①②③④2(2)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回答中日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均可得2分)。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拥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2分。回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014湖北省黄冈市】29.(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博大的气概,壮美的景观,发达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使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像天堂一样富丽堂皇和繁荣的巴格达、拜占庭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当时的巴黎、伦敦、威尼斯、佛罗伦萨了。当时的长安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大量的日本人、新罗人、骠国(缅甸)人、真腊(柬埔寨)人、天竺人、狮子国人、波斯人、大食人等长期居住在中国,经商、生活,甚至参加科举,在唐政府任官。——摘自中学历史教师用书材料二中国一直是对外贸易的出超国,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清政府害怕国内人民和外国人勾结“滋事”,实行闭关政策,千方百计限制商人出海贸易。如康熙时上海大商人张元隆想打造100艘远洋帆船,与外国商船竞争,即被诬为结交海盗。早就活动在东南亚各地的中国商人和华侨,清政府也不给予支持,雍正帝曾说“此辈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被外商所垄断。此外,清朝的闭关政策还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