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登革热基本资料基本资料患者:患者:3434床姓名梁艳嫦女性,床姓名梁艳嫦女性,6565岁,住院号:岁,住院号:1606671606675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轻度头痛、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轻度头痛、肌肉酸痛及乏力、纳差,昨日患者四肢出肌肉酸痛及乏力、纳差,昨日患者四肢出现皮诊,咳血痰,到我院就诊,发现血小现皮诊,咳血痰,到我院就诊,发现血小板显著下降、登革热抗体阳性,为进一步板显著下降、登革热抗体阳性,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治疗收入院。主诉主诉发热发热55天,痰中带血天,痰中带血33天,皮疹天,皮疹11天天现病史现病史患者精神态一般。患者精神态一般。TT::36℃36℃、、PP::9797次次//分、分、RR;;2020次次//分、分、BPBP::155/81mmHg155/81mmHg。。四肢出现皮疹,为针尖样出血点。四肢出现皮疹,为针尖样出血点。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营养心肌抗感染支持治疗予营养心肌抗感染支持治疗既往史既往史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史77年余年余客观资料客观资料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2.45*10WBC:2.45*1099/L/L血清钾血清钾2.45mmol/L2.45mmol/L血小板血小板1910E9/L1910E9/L主要的护理诊断主要的护理诊断登革热定义登革热定义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起病急者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向和淋巴结肿大。登革热发病机制登革热发病机制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至一定数量后,即进入血循环(第和淋巴组织中复制至一定数量后,即进入血循环(第11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系统和淋巴组织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系统和淋巴组织之中,在外周血液中的大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之中,在外周血液中的大单核细胞、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组织细胞和肝脏的组织细胞和肝脏的KupfferKupffer氏细胞内再复制至一定程度,氏细胞内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22次病毒血症。体液中的抗登革次病毒血症。体液中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登革病毒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登革热登革热病理改变病理改变有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心内膜、心有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心内膜、心包、胸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包、胸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内小血管内皮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内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重症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肺小脓肿形成等炎,肺小脓肿形成等登革热登革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1、发热、发热22、皮疹、皮疹33、出血、出血44、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55、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其他可有肝脏肿大,脾大不常见登革热登革热疾病预防疾病预防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预防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