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第五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PlantPathogenicProkaryotes第一节概述一、生物学特征(一)与其他病原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菌体为有或无细胞壁的单细胞结构;2、原核:遗传物质(DNA)分散于细胞质中,无核膜和核仁;3、细胞器:细胞器极少,无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具少量核糖体。(二)寄生性非专性寄生:有细胞壁,可常规培养。黄单胞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伯克赫氏菌属、欧氏杆菌属、果胶杆菌属、土壤杆菌属、棒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等。专性寄生:有细胞壁,难培养。嗜木杆菌属、韧皮部寄生属。专性寄生:无细胞壁,难培养。植原体属、螺原体属二、细菌的形状和结构(一)形状和大小1、形状:球状(球菌)、弯杆状(弧菌、螺旋菌)、杆状(杆菌)、线状(放线菌)2、大小:0.5~0.8×1~3微米观察:100×10~40X(二)细胞基本结构1、细胞的基本形状和构成2、细胞壁(cellwall):(1)有无(2)染色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C.Gram,1884.丹麦)菌液涂片→结晶紫染色→水洗→碘液固定→酒精褪色→藏红复染(紫色G+,红色G-)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3)化学结构:细胞壁基本骨架是肽聚糖层,由氨基糖和氨基酸组成。(4)功能:营养选择,保护细胞,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维持形状肽聚糖的结构:A、肽聚糖亚单位B、肽聚糖组分结构G+细胞壁较厚(30~40nm)肽聚糖层达20层占细胞壁60~90%,对青霉素敏感G-细胞壁薄(15~20nm)肽聚糖层薄,仅占细胞壁10%左右,对青霉素较不敏感肽聚糖层的厚薄和结构决定了革兰氏染色的差异3、细胞质膜(cytoplasmicmembrene),或称质膜(plasmamembrene:质膜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层(phospholipidbipayer),含有高度疏水的脂肪酸的相对亲水的甘油两部分。质膜很薄,约5~10nm。蛋白质镶嵌在双层磷脂中,分为边缘蛋白(外周蛋白)和整合蛋白。质膜的作用是使细胞具有选择性能,控制物质的吸收和排放;也是许多生化反应(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的重要部位。4、细胞质(cytoplasma)和核糖体(ribosomes)(1)细胞质:水分含量达70%以上,含有一些脂类内含物、异染粒、淀粉和糖原等颗粒。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或核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多肽链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原核生物含70S核糖体,亚单位分别为50S和30S;50S亚单位含1个23SrRNA、1个5SrRNA和32种不同蛋白;30S亚单位含1个16SrRNA和21种不同蛋白;5、遗传物质类型及其功能原核生物无典型的细胞核,仅有絮状核质区或称拟核。(1)染色体基因(chromosome):为环状双螺旋DNA链。主要控制与致病性有关的性状:细菌荚膜、外膜蛋白、多种膜外酶。(2)质粒(plasmids):为染色体外基因,一种小的环状DNA分子。质粒可以在细胞之间转移,细胞中质粒通常1~40个。细菌质粒基因主要编码对抗菌素的抗性,合成细菌素,产生毒素和激素。细菌素是由质粒编码产生的一种专门作用于同种或具密切亲缘关系物种细菌的蛋白质。质粒是分子生物技术中遗传工程的优良载体。6、细菌细胞上的特殊结构物(1)荚膜(capsule):是由细菌分泌的包于体表的多糖类衍生物。主要功能:对细菌表面起渗透屏障作用;保护细胞免受吞噬;保护细胞免受干燥损伤;帮助细菌附着到物体表面。(2)鞭毛(flagellum):是从细胞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部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菌具有运动性。细菌鞭毛结构:(a)G-细菌;(b)G+细菌。鞭毛分为部分:基体、钩形鞘、螺旋丝。鞭毛直径约20nm,长度达15~20微米鞭毛类型单生鞭毛周生鞭毛丛生鞭毛鞭毛运动方式鞭毛趋化性(朝向或离开化学物质而运动)(3)菌毛和性菌毛菌毛(fimbriae):产生于质膜或紧贴于质膜的细胞质中,是僵硬的蛋白质丝或细管。菌毛能使大量菌体缠结在一起,使细胞吸附于固体表面或悬浮于液体表面。性菌毛(pili):比菌毛稍长,数量比菌毛少,只有1至数根。性菌毛在细菌接合交配时起作用。(4)芽胞(endospore)芽胞形成于细菌细胞内,对热、干燥、幅射和毒素等异常环境具有抗性。细菌的细胞三、细菌的营养、代谢及代谢产物(一)细菌的营养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化能有机异养型、碳源(糖、蛋白质)、氮源(有机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