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学习组织机构的建立长沙小学季崇明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全县上下形成了互助学习组织机构研究的高潮,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小组建立了,但是组长不能组织本组的学习,组员不听组长的管理,部分同学不能积极参与等等。因此,就互助学习组织的建立我认为采取以下的措施。一、正确选择好组长是关键。每个小组设立正组长、副组长。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组长要学习成绩好,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责任心强,愿带领整个组员前进,使每个组员都充分发展;管理能力强敢管、真管、善管;具有正义感,对事要公平公正。在组内起好带头作用;查练习、查纠错本,敢于回答问题。组长的选举先由小组推荐,然后由教师确定人选,老师的确定显得尤其重要。二、小组的培训小组培训包括对组长的培训和对组员的培训。首先是组长的培训:对组长的培训主要依靠个别谈心的形式进行。首先从转化小组长的思想着手,然后再从小组管理的方法方面给予指导。比如,如何营造小组的学习氛围,如何提高小组的学习成绩。组员的培训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会重点发言,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教师提出的问题;二是学会倾听,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是学会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看法,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三、小组的评价正确运用好评价机制,评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要以小组整体评价为主,以学生个人评价为辅;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有说服力,一定要遵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可以采用表格式的打分,贴五角星等方法,甚至可以辅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每个月或结合每个单元的考试评选出进步学习小组优秀学习小组、星级学习小组。只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在课堂上建立真正的学习小组。让每个人都感到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为提高本学科的成绩更好地服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会了学习,勇于探索;学会了合作,共同提高;自信心增强,培养了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如何优化合作组织机构,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