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长丰县尹集小学陶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据笔者调查,习作教学依然是如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短板。随着农村学校达标建设的逐步完成,网络,计算机教室、班班通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走进了村小。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先进教学设施,在课改大背景的前提下改进,优化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具有时代性、有效性,这是摆在每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前的一个研究课题。本学期初,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省级课题研究《英特尔未来教育R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的一个子课题,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改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一、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践(一)、设计思路小学作文主要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和写想象作文等几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将一种文体视为一个教学模块,一个模块着重训练学生一种写作能力。如通过习作《我的家乡》,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感受家乡的美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所以在习作课前,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几篇描写家乡的优秀范文,配以图片和音乐。创设这种情境的目的,是想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充分感受文中小作者字里行间洋溢出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再对文章进行解读,把孩子们描写、介绍自己家乡的欲望调动起来,然后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实地考察、上网查询、走访调查等方式搜集家乡的资料,而后分析、汇编、重组资料。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改变他们机械地被动的习作模式,将他们引向一个广阔的天地。孩子们的习作不再是难为的“无米之炊”,孩子们的情感也不再是泛泛的“无本之源”。(二)、实践过程1、创设情境首先让学生欣赏几篇描写家乡的优秀范文。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描写的家乡美,让这种“美”产生画卷般的直观效果我运用多媒体呈现视频、图片、音乐,创设极富感染力的情境,多角度刺激学生,从而感染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我用PPT展示了几张孩子们熟悉的本地美景和特产的图片,把孩子们描写、介绍自己家乡的欲望调动起来。2、任务驱动1为搜集家乡的资料,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搜集资料(鼓励学生多渠道搜集),然后写一段介绍性文字,将采集来图片与文字组合制作成一件图文并茂的PPT作品,并给它命一个响亮的名字。主题一:你的家乡的历史?有什么名胜古迹?出过哪些知名人物或重大事件?主题二:你的家乡有哪些美景?什么季节最有看点主题三:你的家乡有哪些特产?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草莓吗?主题四:你的家乡有哪些历史故事和传说?你了解多少?3、多媒体展示,汇报活动成果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用收集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或电子相册,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各组将活动成果集中展示,展示时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人,其他成员必要时进行补充。一个小组汇报完后,其他小组同学要对他们的汇报进行点评,说出优点,指出不足。在全班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起笔写作,选出优秀作文进行展示。二、实践反思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习作的欲望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是学生习作的动因和情感的源泉。多媒体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在习作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效的利用多媒体,创设出震撼学生的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热情。学生的情感闸门一旦被打开,那么,你会发现,他们的情感是那么的淳朴,他们的想想是那么的丰富,他们的语言是那么的有表现力,他们的习作热情是那么的高涨。2、学习小组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小组活动,不仅在习作课中,在学校开设任何一门课程中,都有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要注意:①组织明确,谁担任小组长,谁发言都要落实到人;②要求具体,各小组解决的问题要明确;③辅导到位,及时帮助;④分享成果,活动完成后各组要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