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的电流参数对于电能表上所标电流参数“10A(20A)”的问题这里将学习到的内容与大家交流:标定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标定电流(额定电流):标明于表上作为计算负载的基数电流值Ib额定最大电流:电能表能长期正常工作,误差和温升完全满足要求的最大电流值:Imax电能表技术参数的选择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民用电能表的技术参数中,相同的是额定电压均为220伏、频率为50赫兹、级别为2.0级。不同的参数是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和最大额定电流。所谓标定电流是指电能表能在长时间内正常运行的基本电流。它是确定电能表有关特性的参数,以Ib表示。而额定最大电流是指电能表能满足其制造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最大电流值,以Imax表示。因此,选用什么样的电能表,用户一定要根据负荷电流的大小来确定。用电负荷的上限应不超过电能表的额定容量,下限应不低于电能表允许误差规定的负荷电流值。如一用户有40瓦、60瓦电灯各一只,有1000瓦的电炉一台。根据计算,Imax=(40+60+1000)/220=5安。所以,应选择一只最大额定电流为5安,额定电压为220伏的单相普通型电能表。但为了防止用户将来会增加新的用电器,建议用户选用5(10)安的宽负载电能表,其中5为标定电流,(10)为最大额定电流。(以下内容选自吉林物理QQ群,赵智凯上传的文章。)关于电能表的10(20)A电能表的标定电流的含义:家用电能表的一些错误理解电能表又叫电度表。虽然近年来有电子电能表产品出现,但广泛应用的仍是感应系电能表,感应系电能表从原理到使用都与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磁电系直流电流表、电压表不同。用我们熟悉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知识套用在感应系电能表的使用上常出现一些误解。感应系电能表没有指针,而是通过转盘的转动带动积算机构,显示耗用电能随时间增长积累的总和,属积算式仪表,没有量限,也不存在超过量限问题。电能表所标电压、电流值为所接负载电路电压、电流,与用电器上所标的决定用电器额定功率的电压、电流值不同。电能表本身耗电功率很小。感应系电能表有很大的过载能力,并非只要过载就有烧毁的危险。根据国家标准电能表标有两个电流值,如10(20)A。这里所标10A为基本电流(basiccurrent),符号Ib,是确定仪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也有称此电流值为标定电流。括号内所标(20)A为额定最大电流(ratedmaximurncurrent),符号Imax,为了仪表能满足标准规定的准确度的最大电流值。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可高达其基本电流的二倍、三倍、四倍,有的高达八倍,达不到二倍的只标基本电流值。也就是说如果某用户所装电能表只装有一个电流值,如5A,这只是基本电流值,并非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对于这种电能表一般地说超载到120%是不会发生问题而且能满足电能表的准确测量。……在物理教学中对电能表的电流选择常有误解,如说:“电能表上标着一个电压值和一个电流值,所标电压是额定电压,所标电流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一只标着‘220V5A’的电能表,可以用在最大功率是220V×5A=1100W的家庭电路上,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算会不准确甚至会烧坏。”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常见的一些据此编写的练习题、考试题也是不合适的。摘自初中物理专题分析丛书《安全用电与家庭电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下面引入“大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杨景臣老师的说法供大家学习”再谈电能表的电流参数在这以前我在我们学校的网上已经写了一篇关于电能表参数的文章。在文章中我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第八章电功率——电能一节给出的电流值参数“10(20)A”为例展开了探讨。由于教材上原来的说法错误,导致了我们很多教师在教授上也跟随着出现了错误,当然这个错误完全不在教师。因为关于电能表参数这个问题太过于专业了,我们平时教学时一般只是关心它的作用和原理(原理到大学物理中才有专门的研究,因为它涉及到了电流线圈磁场与电压线圈磁场的相互作用,感应电流的产生和磁场对感应电流的作用,以及永磁体对转动的铝盘的阻尼作用等)。关于电能表参数的具体意义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无法给他们解释清楚,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只是从宏观上给予了大体的解释:“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