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特制定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一、备课1、把握课程标准。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小学数学教学总的目标要求,以及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目标要求。2、认真钻研教材。任课教师通读全册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及该册教材在学科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联系和区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加强教学过程的计划管理和控制,杜绝教学进度计划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特别需要重视的是要认真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所具备的生活经验。3、收集选择资料。精心收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并恰当整合到教材内容或教学过程之中,适当拓展教学内容。4、精心设计教案。首先,“读懂”数学教材。要了解教材内容在小学数学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联系和区别。其次,要正确的确定教学目标;要围绕教学目标、认真分析学情和利用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科学地划分教学层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5、提倡超前备课。教师可适当超前备课,但上课前要再次熟悉和研究教案。6、加强备课管理。备课应以个人钻研为主,同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坚决反对照抄照搬教案参考资料的不良行为。电子备课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思路,分析单元、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以及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和“中设计”。二、课堂教学1、数学教学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改进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2、充分发挥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产生、发展的研究过程,加强学法指导。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要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4、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流畅,能准确表达教学内容。板书要工整,作图要准确,演示操作正确无误。5、教师必须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课堂上不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上课期间不擅自离开课堂。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室不得吸烟。教师仪表、言谈举止要为学生作出表率。三、作业1、作业设学校作业,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2、作业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有实效.,力避重复性的练习,要注意练习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训练性,要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工夫。3、作业布置数量适当,难易适度(一学期教师批改学生学校作业次数一至二年级50次左右,三至六年级60次左右)。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一般不超过半小时。)4、作业要严格要求,格式规范。每次作业写清楚时间,练习序号以及习题号。5、课堂上交作业、家庭作业和学习之友,由教师全批全改。学校作业要当天逐题批改,部分作业应给予简明的鼓励性批语,以量化的“等级”与质化的“评语”相结合。作业中的错误应找出原因,要求学生及时改正,必要时给予辅导。四、辅导“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心,循循善诱,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逐步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和特长生,适当提高目标。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培养兴趣、以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五、复习与评价1、要重视经常性和阶段性的复习与检测,巩固所学的知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