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公元前451年,在平民的压力下,罗马创设了一个十人委员会,专门负责编撰和出版罗马法典。”罗马平民希望借助法典()A.实现与贵族权力的平等B.限制贵族的专断权力C.使古罗马形成法治社会D.确立罗马的民主制度解析:在习惯法下,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经常侵犯平民的利益。平民希望制定法典,限制贵族的专断权力。答案:B2.导学号68970030公元前471年,罗马特地为平民设立了平民会议。平民大会的建议即成为平民大会的法律,但仅适用于平民,而不适用于贵族。这一做法()A.进一步限制了贵族的特权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罗马法的性质C.有利于缓和罗马社会矛盾D.使罗马平民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解析:专门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法律,有利于调解平民之间的矛盾与纠纷,缓和罗马的社会矛盾。答案:C3.右图反映的是古代罗马在约公元前450年制定的一部法律。关于这部法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贵族制定的法律B.它调整了罗马公民内部的关系C.它取消了贵族的特权D.它的条文比较清晰,内容相当广泛解析:《十二铜表法》只是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特权,而非取消了贵族的特权。答案:C4.《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给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将其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A.维护法律尊严B.促进经济发展C.实现社会和谐D.保护私有财产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罗马法注重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这实质上是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答案:D5.在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初,平民是一个“独立的、没有特权、贫穷、脆弱的人群”,他们进行了反对贵族统治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下列各项属于其斗争成果的是()A.罗马习惯法的形成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C.罗马万民法的实施D.《查士丁尼法典》的编订解析:在成文法颁布之前,贵族依靠其解释法律的特权,经常侵犯平民的利益。《十二铜表法》的颁布,限制了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特权,是平民斗争的成果。答案:B6.导学号68970031“公元前242年,罗马任命了第二个执政官,负责检查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之间的,以及双方都是非罗马人的诉讼案。罗马人发现,他们的某些法律虽然可以适用于这些案件,但常常还需要特殊的规定。”这表明在古代罗马()A.公民法已转变为万民法B.外来人与罗马居民权利平等C.已经出现了国际法雏形D.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解析:“特殊的规定”引出了名为国际法的法律问题,即罗马人所说的“既适用于我们自己也适用于外国人的那部分法律”。答案:C7.“在帝国早期,统辖公民与非罗马人之间关系的法典……作为基本法典慢慢地被接受了。公民与非公民的权利,当地民族与异族的权利,被罗马当局看做都是值得保护的。”材料中所说的“法典”是指古代罗马的()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帝国早期”,可排除A、B两项,习惯法和《十二铜表法》都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产物。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公民与非公民”“当地民族与异族”的权利都被保护,可以排除C项,这说明相关法典已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扩大了适用范围。故选D项。答案:D8.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解析:“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这说明在法庭宣判以前,即使是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被告也是无罪的。答案:B9.罗马共和国在建立后的数百年间不断扩张,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面对如此辽阔的版图、众多的人口、繁杂的事务,罗马帝国依然延续了几百年,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统治者()A.建立了完备的行政体系B.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把宗教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解析:注重以法律维护统治是罗马帝国得以延续的关键因素。为了统治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答案: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