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5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巩固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5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巩固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9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5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巩固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9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5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巩固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9
第5讲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巩固练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周代农业的发展概况1小农经济下的家庭经营模式2小农经济没有绝对的性别分工3并非完全封闭的小农经济4均田制的发展5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的消极影响6封建专制制度下土地私有权没有法律保障7手工业的发展殷商的青铜冶炼技术8汉代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9汉代铁业官营的影响10隋唐时期手工业行会的发展11明清手工业的新发展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由此可以推论出()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解析:B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周代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农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楚辞》成书于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2.(2018·广东惠州摸底)如图为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著作《便民图纂》的插图,插图中竹枝词为:“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B.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C.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D.家庭经营模式仍未打破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营,不涉及雇佣劳动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依旧属于耕织结构的范畴,故B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实施力度,故C项排除;材料“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只是没有男耕女织那么明确的分工界限,故答案为D项。3.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材料反映了()A.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得到巩固B.男子是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C.小农经济没有绝对的性别分工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解析:C材料中指出在纺织和农作物种植方面,男女都可以胜任,展示出男女在小农经济上没有绝对的性别分工。4.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解析:C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体现在雇佣关系方面,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故C项正确;本题易错选D项,农民“或纳税完官”,未涉及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封闭性是自然经济的最基本特征,但是自然经济不等于其本身完全是封闭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开放性的史实存在,比如家庭手工业剩余产品投入市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等史实。5.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解析:C材料反映均田制授田对象范围缩小,与儒家民本思想无关,故排除A项;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增多,故排除B项;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国家控制的土地减少,所以国家要减少授田对象,故答案为C项;此时中国农业实行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生产方式未出现重大变化,故排除D项。6.(2017·内蒙古包头一模)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解析:D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移,加之人口的不断南迁和自然增长,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使得人们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5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与手工业的发展巩固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