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必修2历史练习(含解析):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详解)(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小车,状如长龙,当时流行着“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谚语。由此可见()。A.汽车产业成为支柱产业B.汽车工业始现衰兆C.分期付款隐藏着危机D.股票投机活动盛行解析材料反映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盛行,刺激了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答案C2.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严重缺点”主要是指()。A.高度垄断B.自由放任C.忽视农业D.通货膨胀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充分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适应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因此罗斯福所说的“严重缺点”指的就是自由放任政策。答案B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这里“干预”的本质含义是()。A.实行全面救济B.全面整顿金融C.压缩补贴农业D.加强计划调控解析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全面干预经济,故其实质是加强计划调控,A、B、C三项是调控的具体措施。答案D4.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解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创造了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答案A5.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解析30年代大危机,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另一方面也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机会,这就是通过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危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答案B6.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B.工业革命后的晚清政府C.大危机后的罗斯福新政D.赫鲁晓夫开展种植玉米运动解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更加严重。在此情况下,新上台的罗斯福政府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美国渡过了这次危机,获得了历史的青睐。答案C7.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提高就业率,也就是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A、D两项属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范畴,C项是对农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都未涉及就业问题,只有B项的兴办公共工程提供了就业机会。答案B8.罗斯福新政中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如:对5万美元以上纯收入和4万美元以上遗产征收税率为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征收税率为75%的税。其直接目的是为了()。A.抑制贫富分化B.稳定金融秩序C.保护私有财产D.摆脱经济危机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收入越多,征收赋税的比例越大,这样的做法可以起到抑制贫富分化的作用。答案A9.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