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专题版)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专题测试一、选择题1.(2016·湖南常德模拟)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提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担负具体筹备责任。此报告的背景是()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D.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宪法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而不是材料中的“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故B项错误;1954年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特别是经济建设需要法律保障,故C项正确;“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安徽合肥一模)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我国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C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D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解析我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54年宪法中,故A项错误;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能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践踏和破坏,但不能说彻底破坏,故B项错误;1956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C项错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标志着我国的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故D项正确。答案D3.(2016·北京海淀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故A、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是这一时期民主建设的突出成就,故B项正确;文革结束就已经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河南郑州一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努力推动民主法制各项事业的重建和健全。1981年时,最迫切的政治任务是()A.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完善政治协商制度C.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D.筹备和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析“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材料中“推动民主法制各项事业的重建和健全。1981年”相符,故A项正确;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材料中“1981年”不符,故B项错误;1998年,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制度,与材料中“1981年”不符,故C项错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与材料中“文革结束后”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5.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解析依据材料“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马岛主权也是阿根廷历史遗留问题,而“一国两制”不是解决两国问题的,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在香港回归之际,阿根廷利用中国的“一国两制”来解决马岛主权问题,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是解决一个国家内的统一问题,不是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