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市场分析2018年,世界乙二醇产能达到3366.6万吨/年,供应主要集中在东北亚、中东和北美地区;需求量为2916.6万吨,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印巴和北美地区。截至2018年底,中国乙二醇产能达到1039.6万吨/年,全年产量为668万吨。目前,煤制乙二醇装置贡献了中国乙二醇新增产能的大半,已成为中国乙二产能的重要来源。随着中国乙二醇供应能力的增长,乙二醇供应缺口将逐渐缩小。乙二醇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目前,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两大类。一、供需分析与展望(一)世界乙二醇供需现状及预测近年来,世界乙二醇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全球乙二醇产能逐年增加。2018年世界乙二醇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来自中国。除中国以外的乙二醇装置扩能速度不大,仅有沙特和美国两套新装置投产,新增产能为48万吨,而中国有162万吨煤制装置和40万吨石油法乙二醇装置投产。2018年世界乙二醇产能同比增长6.4%,产量同比增长6.1%,需求同比增长5.9%,分别达到3366.6万吨/年、2916.6万吨和2916.6万吨。开工率在86%附近,与上年相差不大。2018年,世界乙二醇供应主要集中在东北亚、中东和北美地区,以上三个地区的产能占世界总量的81%;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2%;需求量占77%。乙二醇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印巴和北美地区,2018年消费量分别占全球的64.5%、9.2%和8.4%。由于乙二醇与聚酯是有高度紧密联系的上下游关系,随着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涤纶规模迅速提升,世界聚酯生产及消费向该地区集中,同样也引导着乙二醇的消费及贸易向该地区集中,东北亚的乙二醇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持续提升。世界乙二醇约有87%的量用于生产聚酯,约有7%用于生产防冻剂;6%用于其它化工用途。2018年世界乙二醇消费结构详见图1。]受原料供应、成本及需求的影响,未来EG生产国家仍集中于中东、东北亚及北美地区。其中,东北亚的产能增长更加明显。未来新增的乙二醇能力中有相当比重为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及生物质为原料制乙二醇的产能。考虑到技术成熟性及产品纯度问题,此类乙二醇装置的开工率将缓慢提高,目前已在运行石油基的乙二醇装置将保持较高负荷。受全球,特别是亚洲聚酯产能大幅增长的拉动,未来5~10年全球乙二醇的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乙二醇需求量将进一步增至3163万吨,2015~2020年年均增速将为4.8%。从消费结构看,未来世界乙二醇消费动力主要仍来自聚酯。预计到2020年,用于生产PET的乙二醇占消费量的85%,用于生产防冻剂的比例将降至7.1%,其它用途约占7.9%。(二)中国乙二醇供需现状及预测近年来中国乙二醇产能、产量整体呈逐步递增趋势。2018年中国乙二醇产能已达1039.6万吨,同比增长21.2%;产量达668万吨,同比增长13.4%。2018年新增产能除中海油惠州40万吨为一体化装置外,其余都是煤制乙二醇项目,煤制乙二醇贡献率明显提升。2018年国内乙二醇企业总体开工率在64.2%,其中甲醇制乙二醇装置运行稳定性较高,全年基本无修;石油制乙二醇装置第二季度多套装置年度检修拉低总体开工率;另外煤制乙二醇也较去年开工率明显提升,虽然5~7月份国内装置多集中检修,但全年开工率依然达到67%左右。中国乙二醇生产情况详见表1、表2。近年来中国随着PET装置能力迅速扩充,乙二醇的缺口迅猛增长,行业利润向上游转移,乙二醇成为民营企业正向发展的化工产品。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制乙二醇具有明显的原料优势。目前,煤制乙二醇装置贡献了中国乙二醇新增产能的大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乙二醇大部分依靠进口的现状。煤制乙二醇已成为中国乙二醇产能的重要来源。进入2019年后,中国乙二醇装置增产速度不减,预计新增产能584万吨,其中仅80万吨为石油制乙二醇。乙二醇作为未来较长时间内中国少数缺口较大的化工产品之一,企业的投资热情仍较高。预计到2020年,中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将达1885万吨/年左右。乙二醇表观消费稳步增长。2018年中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达到1647.5万吨,同比增长12.7%,自给率为40.5%,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