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三、教学难点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三、设计理念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关于敦煌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我国西北部人迹罕至的茫茫山野中有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板书:莫高窟。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在?引读第一自然段。3.莫高窟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灿烂辉煌,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4.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自读课文,适当交流。(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2.课件出示: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3.思考这段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说说理由4.有没有其他的意见?【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5.你从哪些描述中感受到这些特点?出示句子:有慈眉善目的菩萨......6.读好并感受不同塑像的神态特点7.如果把词语换成“威风凛凛的菩萨”“慈眉善目的天王”行吗?为什么?8.同学们笑了,为什么笑?19.这就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出示:有一尊卧佛...10.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感受?11.连读描写彩塑的句子,边读边想人物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彩塑鲜明的个性。12.都是描写塑像但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13.引导体会有详有略的写作手法。14.看着仿佛是真的一样的塑像,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15.还可以换成什么词?16.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指名说。师小结: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点击课件,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上网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17.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18.感受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话。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19.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莫高窟里的彩塑,这一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大家认真地思考一下出示填空:第二自然段先点明要介绍的是彩塑,再进行具体描述,最后表明游人的感受,是总分总的结构。【归纳出学法,为学生自学下面的段落作一个范例。】(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结构和第二自然段一样,自己读读悟悟。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什么?3.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4.数一数,这段话描写了飞天几种不同的姿态?各自轻声朗读,体会哪些句子应读得轻快些,哪些要读得舒缓些。(指名读,齐读)5.这么美的句子让我们来记住他,练习背诵,注意它的句式是有的……有的……有的……边读可以边想想,也可以做动作帮助记忆指名背诵。6.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课件出示图片音乐情境)。【自古以来,语文学习中“读”与“写”是不分家的,将造句训练渗透在“读”的训练中,既没有离开课文,破坏“读”的整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