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比较区域差异第一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①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②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③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④湿润和半湿润区的界线⑤水田和旱地的界线⑥南方和北方的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2)四大地理区域:B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A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注意:青藏地区而不是青藏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在西北地区,而黄土高原在北方地区)(3)主要地形区分布(14大)与四大区域的关系:南方4大;北方5大;西北3大;青藏2大(要知道地形区名称位置)三、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2)主要种植业区:引黄河水灌溉,如“塞上江南”(灌溉农业)。引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如河西走廊(绿洲农业)。(3)植被:(西北地区从东向西植被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及原因:降水)四、青藏地区:(1)以牦牛等高寒畜牧业为主,属高寒牧场。(2)主要种植业:小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及林业,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河谷农业)。五、四大地理区域特征:比较项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主要地形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高原高原、山地主要地形区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高原丘陵熟制一年二熟到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粮食作物水稻小麦(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青稞主食大米面食经济作物茶叶、甘蔗、`油菜棉花、甜菜、花生耕地类型水田旱地水果亚热带水果:柑橘热带水果:香蕉、波萝等温带水果:苹果、梨等民居特点通风散热,利于排水防寒保暖屋顶平坦主要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度带亚热带、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垂直温度带植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自然特征干旱高寒牧区新疆牧区(属山地牧场)、内蒙古牧区(属温带草原牧场)青海、西藏牧区(属高寒牧场)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比较区域差异第二节长江沿岸地带一、长江沿岸地带的自然环境:(1)范围:从上海至川西攀枝花的沿江地带。(2)地形与气候: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3)物产丰富:①美称: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自古就是稻谷和淡水鱼的主要产区,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方);四川盆地----“天府之国”。②有色金属丰富。二、工业(1)钢铁中心:5个中心(有“钢铁走廊”之称)。(2)贵州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宜昌—电力工业基地。(3)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4)区域工业发展方向:长江沿岸地带中部、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和能源优势,特别是水能优势,重点发展耗能耗水多、运量大的重工业;东部地区应利用特有位置、人才、信息优势,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三、上海(1)上海发展经济的优势:A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处于沿海和沿江两个重要的经济带所构成的“T”字型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B劳动者素质高。C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D工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E科技水平高。劣势: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缺乏。(2)六大支柱性产业:信息产业、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3)地位:全国最大港口与城市。(4)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