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金山区艺术幼儿园姚青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回想自己已在教师岗位上耕耘了23年了,我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朋友的推荐我阅读了一本好书——《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教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结合他的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做一名最好的教师。他的语言和文字有着独特的魅力——朴实形象而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他善于将理性的思考、真实的教育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一、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从成为老师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寻标准,但一直都没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读到《李镇西》老师所写的“‘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是啊“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李镇西老师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身为幼儿园老师,面对小年龄的孩子们吃喝拉撒全都一把抓,有时给孩子们喂着饭、擦着屁股,不免为自己叫屈,累,真的很累,白天面对一群天真而又淘气的孩子们,晚上还有数不清的案例、论文、案例要写,觉得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烦,甚至有时会出现“星期一恐惧症”,我知道这不应该是我这样一位老教师、党员教师应有的心态,但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孩子们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抱怨这些孩子怎么这么烦?家长们怎么这么的多要求?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但面对同样的问题李老师却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所以不如就学李老师这样想: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比如漂亮童话般的教室、节日时温馨的鲜花、孩子亲切的拥抱和家长们信任的目光尽量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愉快地度过,让她们吃好睡好!尽量让孩子们感觉离开爸爸妈妈的温暖,想念老师温馨的怀抱。尽量和孩子们成为朋友,一起玩、一起疯,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幼儿能“亲其师信其道”,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者”,让孩子们避而远之。这样每天生活在一个令人有所希望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在这本书的全部文章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孩子们对我们的喜爱、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反思后,我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