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坝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讲学稿系列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型:新授主备:姜锋审核:马生平时间:2012.10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前准备】下述化学反应中:水氢气+氧气氢气+氧气水(H2O)(H2)+(O2)(H2)+(O2)(H2O)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化学反应中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用什么方式表达化学反应?【探索导航】一: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课本P92—93活动与探究用实验验证:观察和探究以下问题,并结合实验条件作出分析。(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它变化;(2)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实验一:观察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关系,天平是否平衡?答案:平衡。为什么?实验二:观察记录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之间的关系。[猜想假设]:1、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2、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3、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实验]:观察实验并完成下表: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反应前总质量50克70克反应后总质量【结论】:猜想成立.【拓展延伸】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等于。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反思】实验[5-2]:镁+氧气氧化镁(Mg)(O2)(MgO)经过实验前后测量,上述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质量的质量总和。为什么?【小组交流】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和。(2)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间反应时的比。以S+O2SO2为例32:(16×2):(32+2×16)其意义:①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②每份质量的硫跟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硫。【课堂评价练习】一.选择题1.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A.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已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C.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D.反应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克水受热变成m克水蒸气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尘比原煤质量少C.10克食盐溶于70克水中得到80克食盐水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3.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A.氢气和氧气生成水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4.已知化学反应A+B==C+D,B、A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100克B.80克C.120克D.60克5.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X,试推断X的化学式()A.H2B.O2C.H2OD.无法确定6.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D.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考专栏】7.1.6克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A.只含碳、氢元素B.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判断8.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板书设计】【(教)学后反思】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型:新授主备:姜锋审核:马生平时间:2012.10班级:姓名【探索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孟坝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讲学稿系列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