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年级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个习惯甘肃省山丹县清泉镇南湖小学曹玉霞内容摘要: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独立自觉、课前预习、认真倾听、合作学习、自觉检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而大部分学生都有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差、思维不够活跃对农村小学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数学教学让很多老师觉得无奈疲惫;有些孩子低年级时数学成绩很优秀,但越升到高年级数学成绩就越差,孩子自己也认为该掌握的知识点也都学会了,可就是在考试、做业是总出差错。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结合自己十几年农村数学教学的感悟我想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习惯:一、自觉独立学习的习惯农村孩子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大多由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或者在物质上过分溺爱,但往往疏于对孩子学习上的管理督促。致使有些孩子学习习惯差,成绩不理想甚至厌学。对此老师就要从低年级起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自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对自觉学习的孩子在班里给予表扬。曾经教过一个孩子父母在外做生意,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爷爷奶奶又去世早。父母在外期间这个孩子独自在家吃饭睡觉、自己上学。学习成绩还在班里名列前茅。他的事情令许多老师感动,这样的事例在低年级孩子心中足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这个孩子能做到的,相信其他孩子也一定能做到。这种自觉独立的习惯不仅让孩子在学习上受益匪浅,更让他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形成独立自信的格性。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孔子曰“温故而知新”,老师在上课之前布置孩子做好课前预习,当然低年级孩子布置预习要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比如说要求学生自学通读要学习的内容,把会做的练习做在课本上,不会的、不懂的内容做上标记。这样学生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可以带着目的去听课,对于自己不懂不会的知识点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或听老师的讲解来掌握。所谓“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更明确的目标,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完整。而不预习的孩子就好像是随风漂荡的小船,老师、同学的风吹到哪,这艘小船就漂到哪,漫无目的,随波逐流。一堂课听下来孩子眉毛胡子一把抓,哪个都抓不好。因此做好预习可以使老师学生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认真倾听的习惯“倾听”不仅是每个人良好的修养,更是每个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有效手段,“倾听”不仅要倾听老师的讲解,还要注意课堂上同学的发言。小学生特点就是爱表现自己,他们总是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却不能安心听同伴的发言,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十分活跃,往往别的同学还没有说完,他们便焦急的举手或喊着我,我,我。还有的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长此下去,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培养小学生倾听的习惯,首先老师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创设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情景,激发孩子倾听的欲望;其次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比如要求学生在同学发言时要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比一比同学的发言与自己的想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常用的“谁能说得更好”、“谁来当小医生帮同学挑毛病”等都可以激励学生倾听。四、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助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但合作学习,往往有不和谐现象,在同一个小组中往往优秀学生认为自己比别人好,小组学习任务自己一手包办,小组合作成了优秀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另一部分后进生又因为害羞,怕自己错了被同学取笑,默默无闻,脱离小组,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形式上是合作、交流,实际上却是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