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我来自周口,你来自元谋,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北京市B.陕西省C.浙江省D.云南省2、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3、1973年起,河姆渡遗址先后发掘了6700余件文物,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下列选项中,属于该遗址出土的有()①较大面积内分布着稻谷堆积层②出土代表性农具——骨耜③发掘出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圆形方孔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5、2014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观场进行稻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6、1912年12月2日,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某遗址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在该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该遗址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氏族D.河姆渡氏族7、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黄种人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由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8、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两会”代表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以下制度中,体现朴素的民主观的是()A.禅让制度B.世袭制度C.分封制度D.册封制度9、从2009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中国安全生产研究院,在位于我国北方的某遗址第四层和第六层提取灰烬样品,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处理提纯后,证明在这个层位发生过原地燃烧(用火)行为。请判断,这一遗址位于()A.元谋县B.周口店C.余姚县D.周口市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1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A.元谋人和半坡人B.元谋人和北京人C.河姆渡人和北京人D.河姆渡人和半坡人12、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14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1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环境D.劳动技术14、下列关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描述不相同的是()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都能制造陶器,饲养家畜C.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种植粟和蔬菜15、如图,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①建房②造船③制衣④造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孙中山先生在一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A.女娲补天B.人文初祖黄帝C.大禹治水D.嬴政治国17、“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A.舜→禹→尧B.禹→尧→舜C.尧→禹→舜D.尧→舜→禹18、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火的使用C.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