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日期:年_____月_____日评价: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题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菜畦()斑蝥()倜傥()()敛()脑髓()桑葚()宿儒()()盔甲()拗()秕谷()锡箔()()蝉蜕()鼎沸()攒在一起()人迹罕至()jiàn()赏mì()食书shú()和ǎi()2、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稀少)觅食(寻找)B.敛进(收拢,收缩)鉴赏(鉴定)C.人声鼎沸(开水)拗(用力弯曲)D.攒成(簇聚)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都是名词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老师学生长江船只B.房屋院子操场下雪C.教室雪白桌椅电灯D.昏暗黑板粉笔作家(3)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A.形容拟人比喻比喻B.排比拟人比喻拟人C.排比拟人比喻比喻D.比喻排比拟人比喻4、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5)“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6)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二、课内语段阅读(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味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