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措施的可行性报告择要。本文分析了关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而提出或制定的改善措施现状、原因、改善措施并列出本可行性条件。改善措施包括。未完成周结果改善措施,关键事项改善措施,工艺流程的改善措施等等一切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而提出的改善方法和措施。一、目前公司的目标达成率现状: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公司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公司按照公司战略发展给各部门个岗位制定了目标值,前期公司以订单管理为中心,围绕订单管理对产品质量、订单达成率等实行重点监控,目前,公司的质量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交期也是一直困扰公司很久的问题,而绩效考核管理,将通过数据来反馈这些问题,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改善措施,在工艺修改、流程简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订单达成率、质量、交期方面,没有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效果,因为质量问题一直还是那样,交期问题一直还没解决。所以,我们要有有效的改善措施来达成我们的目标值。二、提出改善措施后数据对比:出厂合格率:以质检部王林的出厂合格率为例,7月第二周出厂合格率目标值94%,实际只有92.68%,提出改善措施并执行,7月第三周出厂合格率94%,达到目标值。订单达成率:技术部7月第二周正单拆单、优化、五金分单达成率84%,提出改善措施并执行后,7月第三周正单拆单、优化、五金分单达成率100%。计划部7月第二周正单拆单、优化、五金分单达成率100%,达到目标值,月第三周正单拆单、优化、五金分单达成率93%。未达到目标值。二、有了改善措施目标值达不到的原因:1、提出的改善措施的可行性:比如。对于某个工艺流程需要改善,当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的时候,我们没有过多的去分析此改善措施是否可行,是否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第1页共9页2、执行力度和员工自身的原因:比如。我们针对产品包装提出了很多改善措施,到现在还是经常有刮花等问题的出现,这是因为我们有的改善措施,而没有执行到位的原因。三、针对改善措施未能起到改善作用的改进措施:1、对于改善措施,在提出前做一个改善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报告;2、通过奖惩制度来加大执行力度,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员工个人的操作能力。四、改善措施的可行性分析:从7月前两周的数据来看,改善措施还是起到了很大的用处,产品出厂合格率达标,技术部订单达成率达标,当然,用没有起到作用的改善措施,比如计划部针对订单达成率提出的改善措施。所以,针对目标值提出的改善措施是可行的,只要我们不断的改善,哪怕是细微的改进,也是有一定的作用。我们有信心通过改善措施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第二篇:车间改善措施报告车间整改改善措施报告经过2天的车间生产实践及对日常对产品作业流程的观察,我本人初步总结出现在生产车间的问题点以及对车间后续规范化管理提出几点见解。一问题点:1.产品生产工艺及流程比较混乱,几乎无人执行工艺规范及作业标准。2.作业人员大部分技术技能欠缺或技能单一,无工艺规范化常识。3.生产环节流通不顺利,较大影响生产作业效率,没有使整个现有车间的人员配置效率达到较理想化。4.车间缺乏有效管理措施,未建立基本的人员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作业人员岗位职责概念模糊不清。5.车间环境亟待整理整顿,清除不必要的废弃物品,保持整个车间和生产线的清洁,有利于保障产品的品质和提升生产第2页共9页效率。6、生产车间原本会有目视管理看板,主要是监控生产动态效率提升和分析达成率等信息,但我们车间没有这样的管理看板,有一些看板但没有及时填写信息。7、缺乏生产过程追溯机制,加工中的零部件半成品没有标示卡,品质对不合格品、特采品、合格品没有使用明确的标示卡来督导监督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对不合格品没有进行有效的汇总进行分析,后推动责任部门进行有效的改进。二改善计划及措施:1.大力推动公司生产运作流程,包括从生产订单下达,来料检验,仓库物料管控措施,仓库根据订单配备所需物料,车间领取订单物料及管控措施,成品入仓流程等。2.生产车间务必要执行好现有产品生产规范工艺要求,不得私自更改,或不按作业要求进行私自作业现象发生。设置关键岗位工艺管控办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