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其可怪也欤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D、则或咎其欲出者2.下列对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氛达到了最高点。C、三桩誓愿体现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D、三桩誓愿反映出人民群众仇恨黑暗,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和斗争意志。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4.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这句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D、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待感情的果断和绝决。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B、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C、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簸箕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D、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6.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摘自《南州六月荔枝丹》)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7.《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A.西天的云彩B.河畔的金柳C.康河的柔波D.彩虹似的梦8.《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A.孤独当中的苦闷B.迷茫之中的寻求C.访人不遇的怅惘D.周围环境的冷寂9.在为他人做介绍时,应遵守()A."尊者优先了解情况"原则B."尊者决定"原则C."以右为尊"原则D、从熟悉到陌生10.()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对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以及制定用于实施的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A.职业意识B.职业生涯规划C.自我评价D、职业道德11.下列不属于积极态度的构成部分是()A.乐观B.热情C.懦弱D、坚持12.沟通的关键技巧是()A.可以随时打断对方的谈话,帮助对方分析问题B.倾听和尊重对方C.随意的表态D.表达自己观点13.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获未获得就业许可证.如果上述情况就是真的,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就是()A.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就是武术学校的学员B.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C.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D、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14."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体现的是仪容的()A.内在美B.修饰美C.自然美D、打扮很重要15.____是一种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修养,是一种软实力.()A.职业技能B.职业素养C.职业规划D、职业操守16."一门父子三词客"提到的"三父子"是指()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7.中国最早的叙事诗是:()A.格萨尔王B、栏辞C、孔雀东南飞D、长恨歌18.著名水城威尼斯共有几个小岛:()A、116B、118C、120D.12<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A、西汉B、春秋C、东汉D、大唐20.<掷铁饼者>是什么时期的作品?()A.艺复兴时期B、古希腊时期C、古罗马时期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二、填空题(共15分)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_____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2、____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3、_____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4、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研究方法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