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训练要求】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民俗,实际上是指该民族或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任何发达的或发展中的民族或群体,都毫无例外地生活在一定的民俗中。学习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到民间采风”为主题,内容活泼,也有较为多样的方式可供选择,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这一单元主要要求我们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法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所搜集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或做游戏,或编词条,或办展览,或撰写报告,或进行评论……第一项活动“家乡素描”,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主题,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入手,比如当地的物产、文物、传说等,只要与家乡有关即可。第二项活动“认识方言”,角度虽小但是具有深度和趣味。第三项活动“乡土发现”可与第四项活动“节日探源”合并进行。这一活动应该作为重点内容,本单元“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教育目的在这一环节最容易得到实现。而且,大家在这方面的兴趣可能也较大,可供选择的活动方式也较多,综合性最强,便于我们发挥个性,也便于锻炼我们各项能力。本单元的写作练习可以选取以下话题展开:1.“家乡”——可以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也可以写家乡的人、事、景,只要写出你心中的家乡的美来,即可。文体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诗歌等。2.“方言”——可以介绍家乡方言的历史渊源,也可以对家乡方言中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现象进行整理、总结,然后把你探究的结果写成一篇说明性文字。3.以“节日”为话题,或以“节的起源”或“我家乡的节”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或记叙文。4.就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导写提示】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例文引路】读例文,思考问题。1.你认为下面习作的主题是否鲜明突出?2.作者两次引用古代诗歌,起到了说明作用?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家住甘肃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但我没有看到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我见过的沙漠并不浩瀚,而且被勤劳的人民改造成了公园。公园里行行白杨树挺立在路旁,沙丘上种满了梭梭、红柳、胡杨、甘草、沙棘等,芳草萋萋,绿阴如盖,我实在叫不出更多的沙生植物的名字。公园里建了跑马场、滑沙场,凉亭,还修了人工湖,丝毫让人感觉不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景象。如今,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有幸赶上了网络的末班车,电话和网络使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彼此激情互动,欢畅沟通。我的家乡是葡萄酒的故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这首《凉州词》就是家乡葡萄美酒的写照。“莫高”牌干红、干白葡萄酒、冰葡萄酒已享誉省内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我家乡特产如虎添翼。今年全国“乡洽会”上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制酒公司与港商签定了大批订单,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和我的家乡将不负祖国的重望,将发挥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和新一代“载人航天”精神,在诞生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土地上再创辉煌。悟写法:本文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题,重点介绍了家乡的美景和美酒。但开头两段的对家乡地理环境的介绍语言十分罗嗦,像“但我没有看到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等句子都是不必要的,可以删去。另外,文末一笔带过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事例,倒是家乡独特的“美事”,值得作者大书特书,可惜作者对此只是蜻蜓点水。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文章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依据文章的主题认真筛选;否则,就难以突出文章的中心。从这一点上看,本文是失败的。读例文,思考问题。1.下面两篇习作都是介绍端午节的起源的。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2.想一想,过端午节的时候,你们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