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8课《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学校:教师姓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1.应会读字:(1)趣味识字:患、绞、岂(2)易读错字:胚、澄、愧、窘(3)多音字:禁、旋、弹、涨2.应会写字:(1)书写指导①指导书写的字:岂②指导要点:“山”左右两竖要短;“己”最后一笔舒展。(2)易写错字:赋、妨祸赋:容易多家一撇;妨:注意与“防”的区分。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胚胎、祸患、滑翔、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羞愧、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练习概括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即发现胚胎发现的规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2)概括方法:把握课文重要事件理解,注意语言精简。2.体会整篇文章的表达顺序(1)文章表达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2)体会方法:由梦中飞行引出,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3.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1)重点词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2)体会方法:联系对社会科学有贡献的人物理解意思。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最开始······后来·······(二)本课重点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三、情感体验:感受作者的天真单纯、求知若渴、执着探究并大胆想象的孩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一、教师:(一)设计预习提纲二、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二)其它准备:收集一位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资料。五年级下册第8课《童年的发现》预习提纲(或学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字词初探:(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评价标准:1.声音洪亮。2.不添字或漏字。3、停顿恰当。)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1)我是怎么区分读音的?。(2)我还可以根据读音组词。。3.趣味识字:我用方法记住了字。(猜字谜、顺口溜等)4.易写错的字:(1)在结构上应注意:(2)在关键笔画上应注意:如“擞”,右边的反文旁易错错写成折文旁。(3)我还可以找出形近字并组词:。(三)词语1.组词:给每个会写字加上拼音组两个词(其中一个是四字词语),写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想一想含有本课生字词的诗词或俗语。2.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随心所欲、绞尽脑汁、胚胎、痴迷,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3.积累: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在文中标出来并分类写在下面。(1)我根据分类:(评价标准:1.选字典型、全面。2.书写正确、规范。3.趣味识字的方法合理。4.词语的分类恰当。5.小组分工合理、全员参与。6.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大方自然。)二、文本细读:(一)整体把握。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围绕题目,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投影展示;方法:边展示边读内容)(二)品读赏析。1.文中的“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结果怎样?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试着说一说。2.你是怎样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试着写在书本的空白处。3.试着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三、迁移运用:(投影展示;方法:边展示边读内容)1.句段仿写。课文体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请你仿照第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四、拓展延伸:1.身处童年的你们有过什么发现吗?2.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3.背诵“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