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健康教育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从而引起颈部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症状的一类疾病。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由于脊髓缺血坏死后恢复困难,因而颈椎病应早诊断、早治疗。颈椎椎体较小,但活动度较大,两椎体间有椎间盘,侧方有钩椎关节,后方有椎间关节,共同构成颈椎的活动枢纽。在颈椎横突孔有椎动脉通过,椎体的前后方有前后纵韧带限制椎体的过度活动。当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或椎体后缘增生、后纵韧带骨化等情况下均可形成颈椎病。颈椎有运动、支持头颅、保护颈椎脊髓等功能。心理护理颈前部是神经、血管的密集区,又是气管、食管、脊髓的通路,因此颈前路手术风险性较大,如处理不好,术中和术后可出现截瘫,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抑郁心理反应。病人对颈前路手术缺乏了解,因此责任护士要耐心向病人及病人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影响成功的因素,介绍医院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众多的成功病例。让病人消除疑虑,树立成功的信心。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生活、社会经历、文化层次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针对的进行疏导和解释。保证病人配合手术治疗,并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颈椎前路手术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同骨科一般术前健康教育,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术前天让病人练习用手自右向左牵拉气管、食管,以便能够耐受手术的牵拉刺激。具体方法:术前指导患者本人或家属用、、手指指端从颈部右侧将气管、食管向左侧牵拉推移,或用另一只手协助牵拉,幅度必须超过中线,次日,每次持续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次分钟,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皮肤准备男性剃胡须,检查颈、胸前皮肤有无疖、肿,皮肤划伤;督促病人洗澡更衣,剪指(趾)甲、理发。、物品准备术前为病人选择型号合适的颈托,并示范佩戴方法。告知患者应用颈托的目的。准备吸管多个,大浴巾条,小毛巾条,沙袋个。、床上生活习惯的适应性训练,包括进食训练及大小便的训练。、预防外伤,保持地面干燥,行走时应有人陪同,防止摔倒受伤。、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指导患者穿戴衣物,不用纽扣改用搭扣,用勺进餐。术后健康教育、取平卧位,颈部沙袋制动,抬高床头,枕后垫毛巾,侧卧位时枕高应与肩同宽。搬动病人或帮助病人翻身时,保持颈部中立位,戴颈托由专人保护头颈部,避免颈部扭曲或过伸,防止植骨块脱落。、饮食护理术后第一天进流食或半流食,以后视病情进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促进其康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详细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术后小时每分钟测一次,必要时心电监护。()重点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和有无缺氧的表现,如:口唇发绀、鼻翼煽动、憋气等。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措施。、颈部血肿的观察:术中结扎血管的线头脱落、骨质创面难以止血、手术伤及血管丰富的颈长肌等,均可导致出血或渗血而形成深部血肿。颈部血肿是前路手术较危险的一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因压迫气管窒息而死亡。应观察伤口渗血、渗液、肿胀等情况,注意颈部有无渐进性增粗,发音是否改变,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量。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协助医生拆除颈部缝线,迅速除去血肿。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观察:如喉上神经损伤会出现饮水呛咳、误咽;如喉返神经损伤会出现声音嘶哑、失声,严重者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告知病人饮食时避免快速、大口进食。鼓励患者多进食固体类食物,告知其一般为暂时性,同时指导发音训练,促进发声恢复。、术后及时检查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与患者术前相比较,如有减退立即汇报医生。7、植骨块脱落的观察:颈椎植骨融合术的病人可因术中固定不确实,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植骨块脱落。如植骨块压迫食管或气管,可引起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需手术取出如滑脱的植骨块压迫脊髓,可引起瘫痪,高位者可致死亡。术后用颈托固定制动,翻身时保持颈部制动,将颈部的活动量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