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概述》教学设计所属学科法学专业法学授课课程《刑法学》授课课时48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共同犯罪的概念2、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3、共同犯罪的认定能力目标: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成立条件及形式;各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了解法律的时效问题,同时通过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形式教学难点:应当如何确定共同犯罪的责任范围?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有哪些?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设计教学方法传授法,理论讲述法,学生互动法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策略第一步:教师导入课题教师说:共同犯罪是刑法上“最黑暗和最混乱”的“绝望之章”。因果论是共犯论的出发点。共同犯第一步学生通过罪的规范目标是,让共同犯罪人对其他共同犯罪人教师的导语,应该造成的事实和结果承担责任(部分行为全部责任),了解本章讲课的因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哪些举止应当被评价为内容。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对行为人应当如何处罚(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处罚)?第二步讲授新课一、概念及构成要件(一)概念;第二步教师通过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共同犯罪的讲特征;(1)二人以上(2)共同(3)故意解,使学生能与单(二)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位犯罪结合起来,A.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启发学生联系实B.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际的能力。C.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D.共同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1.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1)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①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量的规定性因素②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③不具有特殊身份人不能单独构成特殊主体犯罪,但是可以与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一起成为特殊主体犯罪的共同犯罪主体。(2)单位共同犯罪①二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②单位和个人共同犯罪。【案例分析】山东于欢案背后团伙涉黑案一审宣判据新华社电2018年5月11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通过对案例的分人民法院对吴学占等15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一审公开析,使学生能够产宣判,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数罪并罚,判处被生正确的价值观,告人吴学占有期徒刑2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人生观,同时起到法院审理查明,2010年,被告人吴学占成立冠县泰昌投资有教育作用。限公司,后变更为山东冠县泰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事高利放贷、借用资质投标建设工程等业务。2010年至2016年间,吴学占为谋取非法利益,组织领导被告人赵荣荣、李忠、郭树林等人多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以吴学占为组织者的较稳定的犯罪组织。共同犯罪特别注意;学生应注意:“共(1)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同”的犯罪行为不(2)各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彼此联系、互相配是“相同”的犯罪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行为。着因果关系。2.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1)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达到犯罪程度①都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②必须都是刑法意义上的行为;③社会危害性都必须达到足以构成犯罪的程度。(2)表现形式①共同的作为;②共同的不作为;③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学生思考;以不作为方式对犯罪行为提供帮助的,是否成立共同犯罪?(3)共同犯罪的行为分工①共同实施实行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均直接实施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②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之间的分工由一部分人实施实行行为,其他人实施教唆行为、组织行为或者帮助行为。(4)承继的共同犯罪承继的共同犯罪,是指前行为人已经实施了一部分实行行为之后,后行为人故意参与实施犯罪的情形。3.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罪人对该罪都有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③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组合(1)罪过形式学生对故意理解;①共同直接故意“故意”包含:②共同间接故意第一,各个共同犯(2)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故意。①各共同犯罪人都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②各共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