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验VIP免费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验_第1页
1/19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验_第2页
2/19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验_第3页
3/19
实验二: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与骨骼肌收缩[实验内容]1.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的制备2.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3.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4.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目的要求]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2.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3.学习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4.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5.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6.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基本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等,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向反应。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这时,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山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当后一收缩发小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宜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先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动物与器材]蛙或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金冠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和玻璃分针)、蜡盘、蛙板(木质或硬泡沫塑料)、玻璃板、同定针、锌铜弓、培养皿或不锈钢盘、污物缸、滴管、纱布、粒棉线、任氏液。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100g)、保护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实验方法与步骤]一、神经-肌肉标本的制备1.破坏脑、脊髓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左手握住蟾蜍,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5.1-1)。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蟾蜍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蟾蜍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如蟾蜍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2.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用左手捏住蟾蜍的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然后左手握住蟾蜍的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的皮肤,留下脊柱和后肢。3.剥皮一只手捏住脊柱的断端(注意不要捏住脊柱两侧的神经),另一只手捏住其皮肤的边缘,向下剥去全部后肢的皮肤(图5.1-2)。将标本放在干净的任氏液中。将手及使用过的探针、剪刀全部冲洗干净。4.分离两腿用鑷子取出标本,左手捏住脊柱断端,使标本背面朝上,右手用粗剪刀剪去突出的骶骨(也可不进行此步)。然后将脊柱腹侧向上,左手的两个手指捏住脊柱断端的横突,另一手指将两后肢担起,形成一个平面。此时用粗剪刀沿正中线将脊柱盆骨分为两半(注意,勿伤坐骨神经)。将一半后肢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中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试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